“网”“智”齐发力,促物流降本增效

“网”“智”齐发力,促物流降本增效

7月27日,我们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降至14%,较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别下降0.1个和0.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每创造100元GDP,支出的物流费用已降至14元。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筋络”,其效率直接关系到实体经济运行质量,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升产业链韧性的关键环节。把物流成本降下来,不仅能够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进一步刺激消费需求,也可以让企业更快地调整生产和配送策略,提高市场适应能力。当前,我国物流业发展整体上呈现“需求回暖、成本下降、收入回升”的基本特征。全国社会物流总额稳健增长,物流效率也取得了显著提升,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呈下降趋势,物流行业在降本增效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

image

6月16日,嘉宾在2025年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智慧物流技术与装备展区参观。新华社发(刘向摄)

物流降本增效,依托于完备的基础设施。随着物流业不断壮大,物流已经变成了商品流通的大动脉,同时也像毛细血管一样,不仅持续向偏远地区、偏远乡村延伸,甚至还在向一家家企业内部渗透。超400个专业类物流园区、逾3000个各类分拨中心,建成海外仓超过2500个;900多个县级寄递共配中心、27.8万个村级寄递服务网点……小到针头线脑,大到家电装备,消费者只需手指一点,就能将商品“昨天在树上,今天在路上,明天在手上”的畅想化为现实。今天的中国物流业,已基本建成覆盖全国、深入乡村、通达全球的快递服务网络,承载着大规模、高频次、广地域的实物流通。未来,随着市场需求持续释放、物流网络更加健全,中国物流还将不断站上新高度,跑出中国快递特有的“速度与激情”。

物流降本增效,得益于智能化的技术支撑。从“车马慢”到“当日达”,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让物流的收寄、分拣、运输、投递等环节变得更加高效。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规模以上物流件处理中心达1300个,其中自动化率超过90%,行业累计应用无人车超千辆、无人机配送快件300多万件……智能快递柜的普及,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配送的难题;无人配送车、无人机的试用,为物流配送带来了新的模式;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让物流企业能够更好地预测市场需求、优化配送路线。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寄递能力、改善了消费体验,还降低了企业成本,进一步释放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物流降本增效,一头连着百姓民生,一头连着企业生产。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探索建立更为统一、高效的物流行业管理体制,进一步推动物流基础设施升级,完善交通运输网络,补齐短板,优化物流组织方式,加力推动物流全行业数字化应用升级,进一步推动物流降本增效,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宣讲家网 乐兵)

作者单位:河南省信阳市纪委监委宣传部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王灿熙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