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农民驾驶收割机在江苏省句容市茅山镇何庄村收割小麦。 新华社发(钟学满摄)
农业农村部发布信息显示,截至5月26日17时,各地已收夏粮小麦7005万亩,日机收面积连续3天超过400万亩,全国“三夏”大规模小麦机收全面展开。从进度情况看,当前麦收进度已近两成,其中西南地区及湖北麦收进入尾声,河南进度过三成,安徽、江苏等地已开收。
“夏粮归仓,心里不慌。”夏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两成以上,对14亿多人口的大国而言,夺取夏粮丰收到手,对于稳预期、提信心、促发展至关重要。当前夏粮长势良好,丰收在望,收获来之不易,只有打好夏收保卫战,实现颗粒归仓,才不负“粒粒皆辛苦”,才能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奠定良好基础。
让丰收在望变颗粒归仓,要及时收割。抢抓有利时机,做到成熟一片、收获一片。小麦成熟后适收期一般仅3天至5天,相比于人工收割,机收一次性完成小麦收割、脱粒、清选多道工作,既提高了效率,也降低了损失。各地要全力以赴把“三夏”小麦机收和机械化生产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抓出实效。做好跨区机收通行保障、接待服务、用油供给,强化麦收信息发布和机具调度,组织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做好支援准备,帮助“小散偏”地块、机收有困难的农户落实作业机具等,以便发挥农机主力军作用,抢农时、增效率、夺丰收。
“麦收时节停一停,风吹雨打一场空”。近期,江汉、江淮、江南北部等地还将有一次较强降水过程,对油菜和冬小麦收晒不利。6月上中旬,夏粮产区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高,总体利于麦收顺利开展,但可能出现局地强对流天气,需加强防范。为防止强降雨、连阴雨等不利天气来搅局,各地各部门要未雨绸缪,抓实抓细防汛备汛,增强抵御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能力,抓好监测预警,及时发布暴雨、强对流、冰雹、大风等高影响天气预警信息,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极端天气预警后,应迅速调集机械,集中抢晴收割,及时晾晒烘干,防止麦粒霉变,影响小麦质量,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确保粮食安全度汛度夏、颗粒归仓。
让丰收在望变颗粒归仓,要保障农民种粮不吃亏。农民是种粮的主体,农民种粮能赚钱,国家粮食就安全,必须让种粮农民不吃亏、多获利。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扛起责任,充分摸清种粮农民群体底数,核准粮食种植面积,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保障中央各项惠农政策要精准“滴灌”到田间地头、“流淌”到农民的心坎里,让资金直达农民账户,真正做到“谁种粮谁受惠”“种多少粮得多少实惠”。
让丰收在望变颗粒归仓,要保障粮食顺利入库。夏粮收购是全年粮食收购工作的首战,确保“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有车运粮”。各地党委和政府务必压实责任和义务,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严格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按质论价,不得压级压价、抬级抬价、拒收符合标准的粮食,把政策红利实实在在送到农民手上,切实保障“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有车运粮”,让售粮农民吃下“定心丸”。
粮食“颗粒归仓”,监督执纪问责要到位。纪检监察机关要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立足监督职能职责,靠前监督、精准监督,压实相关部门主体责任,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履职尽责,对农机安全生产、夏粮收购、农资供应等过程全链条监督,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解决。加大对国家政策性粮食收购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粮食售价不透明、违规处置粮食升溢款等坑农害农问题。对夏收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违纪违法问题,严惩不贷。我们要以严的纪律、严的要求、严的作风确保夏粮及时颗粒归仓、农民丰产增收。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夺取夏粮丰收,是实现粮食全年丰收的第一场硬仗,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农事不宜迟。”厉兵秣马战“三夏”,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定会收获沉甸甸的丰收粮。(宣讲家网 乐兵)
作者单位:河南省信阳市纪委宣传部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