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4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刊发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专题研讨文章。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胡智锋等认为,推动中国故事叙事表达创新和体系化建设,需要高度重视中国影像叙事话语体系的建设,通过优化国家战略性影像的生产与传播来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部长、研究员丁亚平表示,以长时段的视野理解历史结构变迁里的中国话语及走向,汲取经验教训、总结历史规律,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回答好中国电影“何以中国”这一问题,有助于形成有关构建国家战略影像主体价值的话语力量,进一步增强电影文艺创作的思想自觉。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张红军等认为,中国话语是提升国际传播表达成效的前提和保证,在提升国际传播表达成效的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处理好概念原创性与理念积极性、内容丰富性与表述准确性、主体开放性和渠道多样性这三组关系,确保中国话语在多种传播语境中进行有效传播,在全球范围内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思政播报 | 2024年第4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刊发专题研讨文章
- 从“两山”理念与实践看中国与世界2025-08-13
- 盛世修典赓续千年文脉2025-08-12
- 文脉华章丨暑期“博物馆热”,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明2025-08-12
- 中国理论网:深刻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经济全球化的划时代意义2025-08-11
- 成都世运会:一场超越竞技的文明对话2025-08-08
- “携手开创这个星球更加美好的未来”——习近平主席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世界变局中展现时代担当2025-08-07
- 一起做和平理念的倡导者、和平发展的行动者2025-08-04
- 人工智能治理国际合作的中国主张2025-08-01
- 【函电贺词】习近平向世界青年和平大会致信2025-07-30
- 习近平向世界青年和平大会致信2025-07-29
责任编辑:魏翔校对:张慕琪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生日快乐,青春中国
- 【廿四节气·寒露】秋意浓,露凝霜,养生正当时
- “电影+” 加出消费新动能
- 中秋承古韵 明月映团圆
- 国庆中秋喜相连 风清气正共欢庆
- 韩文科:面向“十五五”,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 杨英杰:中国式现代化的百年探索与世界意义
- 刘颖:“大安全”理念护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 【党员课堂】左鹏:党的作风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
- “十一”假期|京津冀文旅服务“一盘棋”
精选视频
【中华文明】何以“大一统”?中华文明的历史回答
中华文明丨从“最初的中国”看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径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指导思想与意识形态工作
划重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核心任务大拆解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谱写民族复兴新篇章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