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四条路径
第一条路径:坚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守成大国和新兴大国之间的战争并非不可改变,因为和平与发展的客观条件是可以创造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问题”这一科学论断,在党的十三大和十四大上,被准确地、规范化地概括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代表亲切座谈时指出,“我们的事业是向世界开放学习的事业”,“中国不仅是合作共赢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合作共赢的切实践行者”。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指出,“这个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旧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冷战时期的集团对抗不复存在”。
2022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作《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的主旨演讲时指出,“共赢合作是亚洲发展的必由之路”,“用对话合作取代零和博弈,用开放包容取代封闭排他,用交流互鉴取代唯我独尊,这是亚洲应有的襟怀和气度”。同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开幕式上强调,“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没有变,国际社会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历史使命也没有变”。
2022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向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年度颁奖晚宴致贺信中强调:“中方愿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同美方推进互利合作,妥善管控分歧,合力应对全球性挑战,相互成就、共同繁荣,造福两国,惠及世界。”
第二条路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人类历史上,一些大国掉入“修昔底德陷阱”,是因为大国之间缺乏同舟共济的共同体意识,最终在竞争中相互伤害。
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世界各国应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因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越来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目标远未完成,我们仍须努力。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三条路径:坚持对共同发展的不懈追求。传统大国之间通常只关注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甚至不惜牺牲其他国家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利益,也就是“以邻为壑”。
中国致力于合作共赢的大国相处之道,定能跳出“修昔底德陷阱”。2009年,胡锦涛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的概念。2011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主题就是“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包容性发展是什么意思?就是在一国发展的同时,也要带动其他国家一起发展。
2014年,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当时,各国领导人围绕“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可持续解决方案”这一主题,就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国际政治安全问题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取得重要成果。
“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共建十余年,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重大历史性成就,成为一项惠及全人类的伟大创举。比如,2013年到2022年,“一带一路”全球伙伴关系网络逐年扩大,中国同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同30多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及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有效对接,同东盟、非盟、欧亚经济联盟等地区组织的发展规划协同增效。
2013年到2022年,在项目建设方面,我国在共建国家的承包工程年均完成营业额大约1300亿美元,建设了中老铁路、雅万高铁、蒙内铁路等一系列标志性项目,有效改善了东道国的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提升了互联互通水平。
中欧班列的“朋友圈”越来越广。截至2023年9月底,中欧班列已经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7个城市,累计开行超过7.8万列;运送货物超过740万标箱,占中欧贸易总额比重从2016年的1.5%提高到2022年的8%。中欧班列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标志性品牌。
第四条路径: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传统的大国关系容易走上结盟对抗、军事制衡的老路。而我们追求的是在不损害他国利益的同时,促进共同利益的实现,在理性竞争的基础上共同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中国开创性地提出并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走出了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是习近平主席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具有全球影响的“三大全球倡议”,是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实践的三根坚固的柱石。
当前,面对中国的飞速发展,西方国家依然秉持冷战思维,鼓吹“中国威胁论”,恶化我国国际发展的舆论环境。党中央基于历史、现实、世情、国情、使命与担当,以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道路跨越“修昔底德陷阱”,走出一条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国与国交往的新路。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