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
(一)注重从整体上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理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时代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主题主线是全面从严治党。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理论原创性、强大的实践引领力和系统的科学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深刻阐明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原则、科学布局、价值追求、重点任务,为我们思考谋划工作提供了总遵循、总依据、总指引。
(二)正确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重大创新论断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这个最高政治原则,系统完善了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管党治党、治国理政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注重差异性,避免绝对化、简单化、庸俗化,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结合起来,避免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
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
(三)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指导党的建设实践
第一,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事关统揽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我们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制度建设、反腐败斗争始终,以政治上的加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引领带动党的建设质量全面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突出强调党的政治建设,不断强化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政治氛围和有力政治保证。
第二,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没有正确的思想路线不会形成正确的政治路线,没有正确的政治路线也很难形成正确的思想路线,所以我们要把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结合起来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是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另外,还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组织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第三,全面推进党的组织建设。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现在,需要明确提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这就是: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理论的也是实践的,要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切实贯彻落实。”从上面这段可以看出,全面推进党的组织建设有两个重点,一是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二是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
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和力量所在。各级党组织要履行党章赋予的各项职责,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把各领域广大群众组织凝聚好。
各级各类党组织应建尽建。根据2023年7月发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804.1万名,比2021年底净增132.9万名,增幅为1.4%。中国共产党现有基层组织506.5万个,比2021年底净增12.9万个,增幅为2.6%。其中基层党委28.9万个,总支部32.0万个,支部445.6万个。
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
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突出把好政治关、廉洁关。加强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注重在重大斗争中磨砺干部,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
第四,始终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持之以恒纠治“四风”。保持严的基调不动摇,确保纠治“四风”持续深入。作风建设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要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聚焦“舌尖上的浪费”“会所中的歪风”“车轮上的铺张”“节日中的腐败”等顽固性、反复性问题,坚持露头就打、常抓不懈。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对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打折扣、搞变通、各行其是、各自为政的行为绝不手软。坚决维护制度的刚性和严肃性,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对党的二十大后依然不收敛不收手、顶风违纪的行为,从严从重处置,以铁的纪律维护铁的规矩。
深化纠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将作风建设引向深入,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坚决刹住公款送节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舌尖上的浪费”“会所中的歪风”“车轮上的铺张”“节日中的腐败”,高档小区“一桌餐”、调研考察搭车旅游等隐形变异“四风”问题得到严肃整治。
第五,始终坚持严肃党的纪律。党坚持纪严于法、执纪执法贯通,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各项纪律全面严起来。党坚持依规治党,严格遵守党章,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严格制度执行,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明显提高。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纪律和规矩。党员“破法”,无不始于“破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严在日常,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不断完善纪律规定,持续加强执纪问责,做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要说到做到,有纪必执,有违必查,不能把纪律作为一个软约束或是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对违规违纪、破坏法规制度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的行为,要坚决严肃查处,不以权势大而破规,不以问题小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不留“暗门”、不开“天窗”。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要在用好第一种形态上下功夫,多做红脸出汗、咬耳扯袖的工作。
第六,将制度建设贯穿党的各项建设之中。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增强党内法规权威性和执行力,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机制。”
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抓紧建立和完善主干性、支撑性党内法规制度,健全相关配套法规制度,统筹推进立改废释工作,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以改革创新精神解决突出问题、补齐法规制度短板,提高党内法规制度质量。
抓好党内法规制度的落实。制度设计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抓落实。有了好的制度如果不抓落实,制度就会成为“稻草人”和“纸老虎”。
增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实效。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监督,是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
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把巡视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制度安排,突出政治监督定位,确立巡视工作方针,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方式方法,着力发现和纠正各级党组织在履行党的领导职能责任上的政治偏差,建立健全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格局,持续深化巡视整改,高质量完成巡视全覆盖任务,有力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勘误纠错、忠诚履职。巡视已经成为促进改革发展稳定、推动事业进步的强大力量。
第七,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
(四)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理论研究和宣传
2022年9月“中共党史党建学”被列为一级学科,党建学科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性进展,为推进学科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时代机遇、明确了前进方向。以此为契机,我们要加大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理论研究和宣传力度。
我们还要让全国1440多家马克思主义学院、12万多思政课教师发挥作用,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铸魂育人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发展和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