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 专辑 > 社会

党建引领促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与社区治理现代化

报告人:曹琪、方方、胡超峰、张董
简 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乡村振兴与社会治理的壮丽画卷正徐徐展开,其中,几个关键词跃然纸上:党建引领、绿色发展、乡村振兴与社区治理现代化。
总播放:1678
发布时间:2024-07-16 16:21

     

    党建引领促发展 强村富民奔小康

    IMG_202407126904_400x225

    曹琪 中共北京市昌平区委党校(北京市昌平区行政学院)教师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仙人洞村党支部明确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工作方向,通过增强政治领导力抓实政治建设,增强思想引领力强化理论武装,增强贯彻执行力严密组织体系,增强群众组织力走好群众路线,增强社会号召力加强团结凝聚,增强自身免疫力推进自我革命,充分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使仙人洞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面我就以仙人洞村十年蜕变为例,谈谈基层党组织如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带领村民走上致富之路。

    一、增强政治领导力 抓实政治建设

    政治属性是党组织的根本属性,政治功能是党组织的基本功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最重要的就是体现在政治领导力上。过去村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村域周边的土地、坡地和林场的出租,不少村民为了增加收入相互效仿,违法建筑越建越多,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也越积越复杂。面对这样的状况,仙人洞村坚持党中央和北京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总要求,在人居环境整治、特色产业发展,法治乡村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支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政治领导作用,把党和国家关于乡村振兴的政策宣传贯彻到党员群众中去,落实到带领村民增收致富的工作中来,使仙人洞村由“脏、乱、差”转变为“绿、富、美”,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坚定了党员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大幅提升。

    仙人洞村通过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筑牢乡村振兴的政治基础给我们的启示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就要切实加强党组织的政治领导,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担负起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责任,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二、增强思想引领力 强化理论武装

    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是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仙人洞村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学习形式,通过支部书记讲“党性党课”、致富能人讲“创业党课”、特邀专家讲“专题党课”、党员人人讲“分享党课”等形式,打好学习教育的组合拳,使党员在学习中受启发、起共鸣、被感召、有升华,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村民谢尚花是上上届的村支部书记,对村内工作多少有些抵触情绪。全村拆违期间,一次次党员会、党课对她的思想转变产生了很大影响,她主动做好家中老人的思想工作,对自家违建宅院进行了拆除,并跟村支部一起做好其他村民的动员工作。全村的违建拆除了,环境整洁了,这也为仙人洞村发展支柱产业打下了基础。

    仙人洞村持之以恒抓政治理论和专业技能学习,有效解决了党员政治理论基础薄弱和技能缺失引发的“本领恐慌”问题,拓宽了党员的视野,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这一点给我们的启示是:政治理论和专业技能学习是增强为民服务能力的基础前提,要坚持问题导向,灵活学习形式,紧扣学习型、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要求,不断增强政治学习意识。

    三、增强贯彻执行力 严密组织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基层党组织组织能力强不强,抓重大任务落实是试金石,也是磨刀石。”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村民收入,村党支部充分挖掘村内历史文化资源,经过走访调研,了解到村内长寿老人比较多,而且村民普遍有喜欢吃素食的习惯,计划以此为突破口,打造“京北第一素食文化养生村”。然而村民们却当头泼了冷水,有人问:现在的生活水平刚刚做到想吃肉就吃肉了,这要做素食会有人来吃吗?素食餐厅能挣到钱吗?要做素食怎么做呀?经营管理咱也不懂呀!就这样,大伙儿兴致并不高,谁都不愿也不敢带这个头。

    村党支部看好“素食宴”产业的发展前景,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带头,鼓励党员先行先试。支持两名党员放弃待遇优厚的工作回村带头做素食宴,并且聘请专业公司手把手地教村民做菜,最终打造出了以24道主菜为特色的素食养生菜谱。在他们的带动下,更多村民加入到了素食宴的行列。此外,村党支部还支持党员、村民打造不同风格的精品民宿,并且通过文旅部门4星级标准验收,每到周末和节假日村里的民宿都游客爆满。在素食宴和精品民宿产业的带动下,2021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万元,村集体收入130多万元,集体强了,村民富了,大家更愿意听党组织的召唤了。

    仙人洞村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引领,以特色产业为支撑,走出了一条共同致富的创新之路的做法告诉我们:基层党组织要善于将党的政治建设与农村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体系的优势,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等各项具体工作中统筹推进党的政治建设。

    四、增强群众组织力 走好群众路线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仙人洞村坚持把村级治理作为乡村建设的根本保障,2017年开始推行“1+2+N”法治乡村治理模式,制定实施《仙人洞村规范管理手册》,作为村民自治的“草根宪法”,形成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此外仙人洞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搭建“有事您说话”党群互动平台,推动矛盾纠纷从源头化解,达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良好效果,全村信访量逐年下降,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无诉无访村”。

    有一年村民李成军要翻建宅基地,由于翻建手续比较多,他觉得是村委会在刁难他,就要拨打12345进行投诉。村党支部书记张丽英说:“我就是您的12345,我来解决。”于是耐心地向他解释了政策,并安排工作人员帮助年事已高的李成军办好了所有手续,顺利进行了房屋翻建。李成军说:“张书记跟我非亲非故,但是为我的事儿时,她跑前跑后,丝毫没有犹豫,从那时起,我就打心眼里认准了这个书记,因为她把我们当作亲人”。

    仙人洞村以“草根宪法”创新乡村治理模式,以“有事您说话”党群互动平台,调动党员、村民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做法告诉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架好党心、民心的“连心桥”,真心实意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

    五、增强社会号召力 加强团结凝聚

    为打破人才智力缺失和产业发展恶意竞争等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仙人洞村采取党建引领“共建+”模式,与相关单位党支部结成共建“对子”,让高层次人才和本地的乡土人才之间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七方”共建,打造兴村富民的“智力工厂”。实施“村党支部、村委会、物业公司、集体经济合作社、社会企业、社会组织”,“六方”共管的常态化精细化管理模式,实现资源共享。推动村民就业、技术培训、产业发展之间形成良性循环。授权“党建协调委员会议事平台、公共事务审管小组、村民代表会议、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级物业公司”,“五方”共治,围绕村庄发展及内部事务议事协商、解决问题,共同推进村庄建设。

    仙人洞村通过“七方”共建、“六方”共管、“五方”共治,形成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商共治的工作合力给我们的启示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就要以增强社会号召力为抓手,更加广泛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使党的主张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全力推动工作落实。

    六、增强自身免疫力 推进自我革命

    基层党组织是否全面过硬,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基层党组织的监督作用有没有、强不强。仙人洞村依托公告栏来实现党务、村务和财务的常态化公开,同时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和公共事务审管小组,发动党员、村民共同对村里各项具体事务进行监督管理,畅通两委班子和村民的沟通渠道;聘请有经验、有威望的老党员作为“特邀监督员”对村内工作进行监督,村党支部接到群众诉求后对任务进行分解,限期解决、答复,有力地保障了群众的监督权。

    仙人洞村发动党员、村民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监督管理,把“小微权力”晒在“阳光”下,让群众能够监督、便于监督、乐于监督的做法告诉我们:打铁还须自身硬。基层党组织在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强化自我监督,坚决防止“灯下黑”。

    仙人洞村党支部只是北京市众多基层党组织的一个缩影。曾经,这个村产业不突出、组织功能弱化、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但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他从过去的籍籍无名到小有名气,再到名满京城,让群众的生活充满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仙人洞村秉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工作主基调,每一项重大决策的实施,都有村党支部的论证引导,无论是人居环境整治,支柱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还是法治乡村建设等方面都有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真正把党建服务中心大局体现在农村发展的方方面面,渗透到每一个家庭、每一名群众的心坎上,从而形成了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