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全国生态日:共绘绿色生态画卷

第二个全国生态日:共绘绿色生态画卷

XxjpsgC007288_20240814_PEPFN0A001

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中国绿发尼勒克县400万千瓦风电光伏一体化项目(2024年6月1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今年8月15日,是第二个全国生态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中华文明接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物质基础。各地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逐“绿”而行、向“绿”蝶变、因“绿”而兴,久久为功、锲而不舍,共同绘就山青水绿、天蓝气清的生态画卷。

增强绿色意识,逐“绿”而行倡导健康生活。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是一项历史性工程,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人人尽责、久久为功。为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指示精神,我们要积极营造宣传氛围,举办节能知识竞赛、倡议活动、专题讲座等,引导消费者从“要我参与”转变为“我自愿参与”,让绿色、低碳、环保生活方式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每个人都成为生态环境的保护者、践行者。要推行绿色办公,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动态调整节能配套方案和管理制度,推动节水、节电、节纸、节能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要倡导绿色消费,始终坚持“节约优先、用之有度”的原则,购买环保低碳产品,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倡导绿色生活休闲,自觉抵制奢侈浪费,凝聚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澎湃力量。

发展绿色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蝶变。绿色产业显著的特点就是环境污染小、科技含量高、可持续性强。绿色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传统产业想在新时代重焕生机、充满竞争力,就要不断推进技术革新和产品创新。要打好政策“组合拳”,健全相关专利保护,瞄准市场现实需求,强化改革政策保障,积极稳妥推进碳中和碳达峰,以产业发展的“含绿量”持续提升产值增长的“含金量”。要唱响技术“合奏曲”,加大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应用技术推广,推动绿色技术与数字化、智能化新兴技术的融合,从而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做到以最小的生态环境代价支撑高质量发展。要构建绿色产业“内循环”,分层分级打造“资源—产出—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让生产链上下游的融合持续加深,资源综合利用率稳步提升,让循环经济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用好绿色资源,因“绿”而兴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更是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要求。要加大绿色资源挖掘力度,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命共同体更加紧密,既要突出特色、打造亮点,又要谋求长远、统筹协调,让每一份绿色资源都有“现景”更有“前景”。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好新型能源体系,做好绿色资源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持续推动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依法科学精准施治,让蓝天永驻、绿水长流的生态画卷泽被后世。要积极将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改革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体制机制,不断拓宽绿色资源转化路径,发展循环经济、推行生态产业、共享生态红利,力求“植绿增金”“点绿成金”。(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系湖南省邵阳市委组织部、邵东市界岭镇人民政府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转载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