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强国讲堂】李俭:我国强国建设的优势条件与实践必然(3)

第四,我们有无比宽广的道路。道路决定命运,道路指引前途。正是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得我们的前途无比辉煌,也正是这条道路指引着强国建设一步一步走向胜利。

在伟大社会革命实践中,我们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此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便成为40多年来8次党代会的一个鲜明主题,并被写入自党的十三大以来的历届党代会报告标题中,一次接着一次议,一届接着一届谋,一代接着一代干,一年接着一年办,这在世界政党史上绝无仅有。外电称中国共产党做的是“接力赛”,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政党搞的却是“拳击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百年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族具有重大意义。今日之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达到30%,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所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引,我国强国建设信心百倍。

第五,我们有明晰的愿景蓝图。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极富规划、设计的政党,是一个有着宏图大略、目标清晰的政党。从20世纪50年代,我们规划出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直到现在,已经是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了。

在国家总体发展蓝图上,更是精于规划。早在1954年,我国就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198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在20世纪90年代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同时,也对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提出初步设想。1997年,党的十五大又将第三步战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基本上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并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17年,党的十九大主题进一步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2年,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下,我们国家一步一个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既定目标扎实推进。有如此明晰的愿景蓝图,我国的强国建设定能如期实现。

责任编辑:赵苇校对:王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