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强国讲堂】李俭:我国强国建设的优势条件与实践必然(4)

第六,我们有完整的工业体系。我们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成功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为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建设,通过20世纪50年代的156项重点工业项目、60年代的三线建设布局、70年代的两次大规模技术引进,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建设步入快车道,工业经济跨越式增长。

这呈现出五个特点:一是第一制造大国。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到202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就占全世界比重达到30%以上,成为驱动全球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当中,有220多种工业产品中国的产量居全球第一。二是完整的工业体系。目前,我国已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三是创新驱动发展。截至2023年底,我国有效发明专利首次超过400万件,达到401.5万件。一些技术已经从过去的“跟跑”到“并跑”甚至向“领跑”迈进,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轨道交通设备、通信设备等产业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四是两化深度融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快,智能制造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的规模超过55万亿元。云计算跻身全球第一梯队,量子科技领域不断取得高水平原创成果,北斗卫星系统已完成全球组网,服务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五是中小企业蓬勃发展。75年来,我国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蓬勃发展,在增加就业、稳定增长、促进创新方面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作为国民经济生力军的作用也日益凸显。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和80%以上的劳动力就业。

强国建设必须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作支撑。缺乏完整的工业体系,侈谈强国建设,无异于沙滩上盖楼阁。而我国,正是有着这样的基础,强国建设才有了坚实的基础。

第七,我们有庞大的人才队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从2010年的5550多万,增加到2019年的约7840万,近4年又有较大增长。中国的研发投入,正在追赶美国。同时,人才流失已实现逆转。2000年,中国人赴美留学不足100万,学成归来的寥寥无几,近年来,选择归国发展的留学生比例逐渐攀高。日前有研究显示,在美国顶级大学,由于“中国行动计划”带来的寒蝉效应等,越来越多的华人科学家选择放弃终身职位,回到中国。仅在2021年,有超过1400名在美国接受培训的华人科学家放弃了在美国学术单位或企业的工作,转而回到中国,该人数比前一年增加了22%。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强则民族强。我国拥有雄厚的人才队伍,强国建设就有强大支撑。

第八,我们有团结一心的人民。回首历史,我们看到,波澜壮阔、 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延绵不断、厚积薄发、奋发有为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恢弘壮丽、源远流长、同舟共济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

陈毅同志在总结淮海战役胜利原因时曾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解放战争的胜利,与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分不开。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解放战争是难以取胜的。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会得到老百姓的支持?说千道万,还是因为我们的党来自人民、为了人民;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党、这样的军队,才使得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在大事难事面前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有这样团结一心的人民,我国强国建设定能实现。

以上是我国强国建设的八个方面的优势条件。这些优势条件,也成为强国建设的“充要”“关键”所在。

责任编辑:赵苇校对:王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