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强国讲堂】李俭:我国强国建设的优势条件与实践必然(6)

第四,质量强国建设世人点赞。质量就是生命,品质就是效益。质量兴则经济兴,质量强则百业强。党的二十大闭幕不久,党中央、国务院就印发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到2025年,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全面提高,中国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质量强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贯彻落实《纲要》,质量强国建设的主要指标,如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食品抽检合格率、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工程质量抽查符合率、消费品质量合格率、服务质量满意度,每一项都在改进中。加强质量强国建设,大力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强化质量发展利民惠民。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质量强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质量强国建设世人点赞,这昭示着中国强国建设无比自豪!

第五,文化强国建设光耀人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致力于建设一个文化繁荣、文明兴盛的社会主义中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实践中,全国各级各部门要抓住首要、抓住根本、抓住重点,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为着力点,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实施文明创建工程,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增强人们文明实践自觉。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过程,是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其生命力和影响力的过程,是成为吸纳外来文化文明精华、推动中华文化不断丰富的过程。文化强国建设光耀人间,这昭示着中国的强国建设无可厚非。

第六,交通强国建设世人垂涎。要想富,先修路;交通强,物流畅;交通强,人流旺;一畅一旺走向富强。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交通极其落后,75年来旧貌换新颜,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几乎项项名列世界前茅。高速铁路由无到有,运营里程达4.6万公里,“和谐号”列车已发展为“复兴号”,时速达350公里,600公里的磁悬浮已下线;高速公路里程18.36万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突破10000公里……交通改善,人流、物流畅通无阻,很多住在深山里的人们可以“说走就走”,很多农村土特产可以销往全国各地。比如,快速发展的高速交通推动了湘西十八洞村从“贫困小村”到“小康之村”的巨变,吸引很多村民回村做起民宿生意。交通强国建设蒸蒸日上,这昭示着中国的强国建设无人可比!

责任编辑:赵苇校对:王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