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强国讲堂】孙锐:人才引领未来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5)

人才工作是为创新服务的。回顾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我们也能够发现这一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概括总结了近代以来人类科学的发展,其背后体现的是从世界科技中心过渡到世界人才中心、所有世界科学中心都是人才中心的逻辑论证。也就是说,人才中心、创新高地、世界强国等概念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塑造的“一体多面”的关系,即在科学层面上是科技强国,在人才层面上是人才强国。因此,抓人才工作本质上是为了抓创新工作的逻辑就在于此。比如,英国处于世界科学中心时,有着以牛顿为代表的60多位全球闻名的杰出科学家,占世界杰出科学家总数的36%;美国至今仍然是世界科学中心,有着80%以上的国际知名期刊、60%的科学成果、50%以上的“高被引科学家”、70%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讲到了冯·诺依曼与肖克利两个例子。可以说,冯•诺依曼与肖克利是典型的战略科学家,也就是一个国家前进、发展的代表人物。与一般的科学家不同的是,战略科学家既要有重大的理论性创新,走在领域内的全球最前沿,也要有重大的实践性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具体实践作出一定的贡献。比如,冯·诺依曼不仅提出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构架、博弈论等,还参与了核武器、生化武器的研究,甚至在硅谷担任顾问,对产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我们要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就要积极向美国这个世界科学中心学习,具体而言就是要对标硅谷。人才优势和创造性劳动使硅谷这个地方产生了层出不穷的“奇迹”,即“湾区”现象。具体而言,硅谷有着世界级顶尖人才集群,包括近1/4的诺贝尔奖获得者、7000多名博士,以及20来万来自全世界的优秀工程师,并且其风险投资额占全美总额的1/3。也就是说,1/3以上在硅谷工作的人都是来自全世界,而不是在美国出生的,可谓“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硅谷技术移民创建并经营的企业,也占到硅谷全部高科技企业的1/3以上,为硅谷的大发展作出了突出性贡献。此外,硅谷还有着由众多高校和院所形成的“能量核”,源源不断为硅谷输送有潜在创造力的人才,源源不断向硅谷提供可转移、可转化的技术,比如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等在全美计算机学科排名中都名列前茅,拥有诸多能够起到引领性、示范性作用的大家、大师。

由此可见,我们要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就必须实现一流人才、一流平台、一流环境、一流贡献的指标。首先,我们要能够培育和集聚一大批能够领导世界潮流的大家、大师,具有全球优秀人才配置能力和一流人才培养造就能力,在高水平、高活跃度的世界优秀人才数量和占比上均具有国际比较优势。其次,我们要打造世界级的人才大平台、大场景、大舞台,充分支持一流人才干事创业,“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最后,我们要产生一系列能够改变人类命运和生产生活方式的伟大发现、原创技术、发明创造和颠覆性产品,成为无可替代的世界级的科技创新策源地、科技成果主要贡献国。为对标硅谷,中关村建立了中关村指数,并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被誉为世界前三的“独角兽”栖息地。这说明,我们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产品高质量科技创新等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下一步,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一趋势,调整完善相关工作布局和举措,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以世界一流技术、产品和科技贡献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王瑱校对:张一博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