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一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通过普及体育运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发生,是开展体育运动最根本、最重要的目的。二是发展竞技体育。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提高中国在国际体育比赛中的竞争力。三是发展体育产业。通过发展体育产业推动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四是加强体育教育。在学校中加强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和团队精神。五是加强体育科研。通过科研手段提高体育训练的科学性,进而帮助运动员提高比赛成绩和身体健康水平。六是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建设更多的体育设施,提供更好的运动环境。七是加强国际体育交流。通过国际体育交流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增进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2035年要建成“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的八个标准:一是竞技体育成绩。这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实力的重要指标。二是体育产业发展。体育产业的规模、增长速度,以及对国家经济的贡献,包括体育用品制造、体育赛事运营、体育健身服务等。三是大力建设体育基础设施,包括体育场地、场馆设施的完善程度,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等指标。四是普及体育教育。体育教育贯穿学校教育的始终,要鼓励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五是国民教育的参与度,包括国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和频率。六是体育科研和人才培养,包括科研水平、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和质量。七是国际体育交流与合作。八是完善体育政策和法规体系。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论述。
2022年4月8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大会上指出:“成功筹办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极大激发了亿万人民的体育热情,极大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我们要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继续推进体育改革创新,加强体育科技研发,完善全民健身体系,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体育健身意识,增强我国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广大运动员、教练员以实际行动落实拿道德金牌、风格金牌、干净金牌的要求,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为党和人民赢得了荣誉”,“要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更好发挥志愿服务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不仅在于赛事的成功,更在于通过筹办举办冬奥会、冬残奥会带动了各方面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远的积极影响。我们坚持冬奥成果人民共享,通过推广普及冰雪运动带动全民健身走向纵深,通过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通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人民生活品质,让人民身心更健康、就业更充分、生活更美好,实现共同参与、共同尽力、共同享有。”
2022年1月25日,习近平主席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时指出:“早在申办时,我就提出,中国这次办奥的最大目的,就是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经过不懈努力,这一愿景已经成功实现。”
2022年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时指出,“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冰雪运动,提前实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建设体育强国,必须实现高水平的体育科技自立自强。要综合多学科、跨学科的力量,统筹推进技术研发和技术转化,为我国竞技体育实现更大突破提供有力支撑”。
2021年1月18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并主持召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汇报会时指出:“建设体育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体育强国的基础在于群众体育。要通过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推动我国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补缺项、强弱项,逐步解决竞技体育强、群众体育弱和‘夏强冬弱’、‘冰强雪弱’的问题,推动新时代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