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九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该节日的设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今天,为了让文化和自然遗产能够更好地融入新时代新环境,我们要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注入时代活力,推动其在新时代持续出圈,更好地将它保护好、传承好、发扬好。
增强文化认同感。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只有推动大众于内心深处认同我们的文化,才能真正激发大众对文化遗产深入了解的兴趣和自觉传承的意识,让文化遗产在传承发扬中更好地走向未来。我们要从孩子抓起,让文化遗产走进课本、走进课堂,并通过组织非遗传承入校园、文化研学、校园文化节等方式拉近孩子们与文化遗产之间的距离,增强对文化遗产的认同感。要在整个社会营造起了解、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利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华传统节日等契机,开展好非遗产品和非遗项目展示、文物巡展、非遗文化宣传演讲等活动,让更多人深入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进而化身为文化遗产的“推介官”,助力营造人人崇尚文化、人人争学文化的良好氛围。同时还要在各类媒体上做好宣传工作,通过有趣的节目、创意的视频、深刻的剖析,让大众成为文化遗产的“粉丝”,真正在文化遗产中寻觅根源、寻觅力量。
注入文创产品新鲜感。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为“让文物焕发新活力 绽放新光彩”。想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离不开与时俱进这一法宝——明孝端皇后凤冠冰箱贴,其以明孝端皇后凤冠为原型,做工精美,质量过硬,既符合大众的审美也不失文化遗产的形意,带动了无数人主动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同时这类的文创产品还推动了“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让更多人主动走进博物馆,这也进一步拉近了文化遗产与大众生活的距离。文物文创的火爆说明,文化遗产想要持续出圈就应当把握时代的需求,敏锐地感知大众的想法,适当迎合市场。同时必须用好创新这一利器,制作更多高质量文创产品、影视作品,推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持续出圈。
营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场域。在灯火通明的大唐不夜城,游客既能欣赏到戏曲、变脸、杂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着大唐的故事。又能在文化遗产的多样化呈现中收获沉浸式的体验,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虚拟场景中也不乏文化遗产的踪迹,例如《黑神话:悟空》这一游戏中随处可见精美的壁画、石窟、造像,还有字迹清晰的篆书经文,玩家们操作着人物走进充满文化遗产气息的场景,能充分感受到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甚至很多外国人也在游戏中产生了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实践证明,我们要多去研究怎样将文化遗产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巧妙地融入现实或虚拟的场景之中,充分激发大众血液里的文化基因,保证大众能够在文化盛宴里得到满足,进而更多地主动了解文化遗产,实现文化遗产一头连着时代、一头连着人心,让文化遗产更好地出圈。(宣讲家网 冯小虎)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委组织部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