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民族英雄左权
左权像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供图
左权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著名军事家。1905年3月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中学时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研究社,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924年进入黄埔军校一期学习。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黄埔军校教导团任排长、连长,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两次东征。1925年12月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后到中央苏区工作,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1分校教育长、新12军军长。1931年12月奉命参与联络指导国民党军第26路军举行宁都起义。起义部队改编为红五军团后,任红15军政治委员,后任军长兼政治委员。1933年后,任中革军委第一局局长、红一军团参谋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参与指挥强渡大渡河、攻打腊子口等战斗。1936年,任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率部西征并参与指挥山城堡战役。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左权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后兼任八路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协助朱德、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粉碎日伪军“扫荡”。1940年秋,协助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1941年11月,指挥八路军总部特务团进行黄崖洞保卫战,经8昼夜激战,以较小代价歼敌千余人,被中央军委称为“反‘扫荡’的模范战斗”。左权“是一个有理论修养同时有实践经验的军事家”,从1939年至1941年,撰写了《论坚持华北抗战》等文章40余篇,为创建并巩固华北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人民抗日武装,为八路军的全面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1942年5月25日,左权在山西辽县麻田附近指挥部队抗击日军、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时,在十字岭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37岁。
左权是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指挥员。周恩来称他为“足以为党之模范”,朱德赞誉他是“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为纪念左权,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将辽县改名为左权县。2009年,左权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