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许正中:编制好“十五五”规划,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许正中讲课

许正中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点此查看视频专辑

点此查看课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编制和实施“十五五”规划,对于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

一、深刻领会国家战略规划的重大政治意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构建国家战略制定和实施机制,加强国家重大战略深度融合,增强国家战略宏观引导、统筹协调功能。健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体系,强化规划衔接落实机制,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作用,增强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实施支撑作用。健全专家参与公共决策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

(一)国家战略规划的价值目标与发展实践

国家战略规划鲜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发展的价值观和根本政治立场,同时也规划了我国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国家战略规划以人民需求为基础,围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展开。从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到追求温饱、全面小康,再到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发展目标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变化。从“一五”计划到编制“十五五”规划,我们始终以具体项目推动发展、配置资源,落实到人。

国家战略规划清晰呈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独特方式和独特优势。以“十四五”规划的编制为例。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规划建议后,国务院“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在前期大量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对标对表中央建议精神,起草形成纲要草案。在纲要草案的编制起草过程中,国务院“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研究讨论纲要草案。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200多项重大课题研究,组织各地区、各部门和中央企业等研究提出拟纳入纲要的主要目标指标和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工程项目,召开系列座谈会听取部门和地方意见,赴中国科学院、工程院等单位听取专家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展“十四五”规划纲要问计求策活动,听取社会公众意见建议,并线下发放问卷4000多份。此外,通过召开座谈会,收到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300多条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整个过程体现出民主性和合法性。

(二)完善国家战略体系的实践指向

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要妥善处理好“统”与“分”的关系,正确解决部门利益和整体利益、个人偏好与总体偏好的关系。

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要协调好“条”与“块”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中央部门与地方部门的关系,避免出现合成谬误、效果对冲、资源浪费。

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要精准把控“收”与“放”的关系。将国家战略规划实施情况纳入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探索实行规划实施考核结果与被考核责任主体绩效相挂钩。党中央提出,既要“放得活”又要“管得住”。

国家战略规划指导我们开展具体实践。要健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体系,明确各项规划的定位、边界,强化规划衔接协调机制,增强政策取向一致性。探索行之有效的规划落实机制,调动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正确认识国家战略规划的重要政治意义。

责任编辑:范璧萱校对:李天翼监审:李文鼐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