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首场报告会昨天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时代楷模”郑福来孙女郑然等宣讲团成员,讲述7段抗战故事和英雄事迹,以各自的坚守传递红色薪火。
“在我的记忆里,他总是来来回回走在桥上,他讲抗日战争,他讲民族英雄,他讲家国情怀,他讲珍惜和平,一讲就是73年……”宛平街道社区工作者郑然是“卢沟桥事变”亲历者、几十年来坚持在卢沟桥讲述抗战历史的郑福来老人的孙女,如今她已接过爷爷的接力棒,要把发生在这里的抗战故事讲下去。
从抗日将军朱家礼浴血奋战,到抗美援朝一等功臣王仁山冒死完成运输任务,再到和平年代盲人军医李志军服务眼疾患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刘欣宜以岗位为桥梁,讲述三代军人的坚守。刘欣宜说,这些故事是刻在民族记忆里的精神坐标,要让这份荣光在新时代继续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路。
大红门街道干部杨泽云讲述了抗日英雄佟麟阁将军在南苑壮烈牺牲的事迹。“当年的烽火战场早已换了模样,如今南苑所在的南中轴正在加速建设‘首都商务新区’,00后建设者们喊出‘不怕吃苦’的宣言,这和当年佟将军‘马革裹尸’的精神一脉相承。”
“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还创新形式,将“百姓宣讲”结合“文艺宣讲”,带领现场观众参与跨越时空的“对话”。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讲解员吴雨桐与北京曲艺团艺术家联手,讲述了中共地下党员沈忠明1937年7月7日夜死守阵地直至牺牲的事迹。原创西河大鼓《血沃卢沟桥》穿插在动人的宣讲中,仿佛将沈忠明浴血奋战的场景呈现在观众面前。
中国戏曲学院京昆系教师郑轶以梅兰芳、田汉的事迹讲述了文艺工作者的民族气节。她以《穆桂英挂帅》经典唱段将宣讲气氛推向高潮:“有生之日责当尽,寸土怎能够属于他人!”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附属学校老师崔然和学生李怡霏、孙千惠、何宇龙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以情景宣讲剧《硝烟中的誓言》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读懂历史。
“这盛世每一天,山河无恙,烟火寻常,可是你如愿的眺望……”报告会在《如愿》的歌声中结束,观众纷纷表示,将以传承抗战精神、勇担时代使命的坚定决心告慰先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