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
进入新时代,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成功的密码,就在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出版发行之际,十集电视专题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列讲读》(以下简称“讲读”)一经播出,即引起广泛关注。
讲读以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核心要义的“十个坚持”为根据来谋篇布局,大家从中可以感受到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理论创新的“真理深度”。
讲读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来破题和开局,突出“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以诗意般的语言展示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创新逻辑。从“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到“建设生态文明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彰显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厚人民情怀;从“建设美丽中国”到“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展示出中国的开放视野和博大胸怀,推动全球形成气候治理新范式。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讲读将美丽中国建设的点滴故事浓缩于一处,让观众感受到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力度”。
曾几何时,“不见长安见尘雾”。党中央及时发出了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动员令,国务院系统出台了“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打响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巨大成就。
“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等大美中国景色,无不见证和印证着新时代中国创造的生态文明建设奇迹。每个中国人都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实践者,无数科研工作者为守护蓝天碧水默默奉献,王有德、牛玉琴、唐希明等来自基层一线的治沙英雄,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三北精神”内涵……
讲读聚焦“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展示出中国搭建“四梁八柱”生态文明制度的创新探索,彰显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强度”。
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被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宪法,已经凝聚起广泛的思想共识,激励着大家共同行动起来。从修订环境保护法到编纂和审议生态环境法典,从环境保护执法到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从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到河湖长制和林长制,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解决了多年悬而未决的复杂问题,走上了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之路。
除了主讲人讲述之外,专家学者、基层干部群众、国际人士纷纷“出镜”,众多生态守护人“露脸”,用自身工作、亲身感受来讲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动人故事和感人事迹,娓娓道来,扣人心弦。鲜活的案例、丰厚的哲理也昭示着,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锦绣中华必然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人民更幸福,美丽中国新图景终将成为现实。
(作者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特约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