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京文化论坛|“文化+科技”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2025北京文化论坛|“文化+科技”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image (2)

9月23日,嘉宾出席2025北京文化论坛主论坛。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据《北京日报》9月23日报道,9月23日至24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北京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北京文化论坛在京举行。

2025北京文化论坛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以“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为年度主题,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致论坛贺信精神,深入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搭建文化之桥、深化交流对话、推动人文合作,以文化文明的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搭建文化之桥,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北京文化论坛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北京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870多年建都史,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风韵。这里不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承载地,也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文化在此汇聚。本届论坛邀请了中央和各地宣传文化单位负责人,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世界知名文化机构代表等约800名中外嘉宾齐聚一堂。主论坛上,中外重磅嘉宾通过致辞、演讲,分享各自的文化理念和经验。6场平行论坛围绕“保护传承: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破界共生:科技激发文化原创力”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通过这些活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得以展示和交流。

深化交流对话,共探文化发展之路。在论坛期间,无论是主论坛还是平行论坛,都为嘉宾们提供了充分的交流机会。大家通过演讲、圆桌对谈等方式,围绕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热门议题,分享观点、碰撞思想。如,在“交流互鉴:尊重文明多样性”平行论坛上,嘉宾们就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和共性进行深入探讨,增进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同时,论坛还特别策划了“风移影动——中法影像对话系列活动”,让・雅克・阿诺、朱丽叶・比诺什等法国知名影人出席,首次公开放映一系列珍贵历史影像。这种具体文化领域的交流活动,能够让不同国家的文化从业者和爱好者更好地了解对方的文化创作理念和技术手段,为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推动人文合作,赋能文化产业发展。北京文化论坛不仅注重文化的交流和对话,还积极推动人文合作,为文化产业发展赋能。论坛前后,重要成果专场发布、文化产业投资人大会等配套活动陆续展开,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9月23日晚举行的重要成果发布专场活动,现场发布《中外文化交流报告2024》、“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等多项重要文化成果,并进行项目签约。9月24日将举办的文化产业投资人大会组织优质项目推介等,引导更多金融“活水”注入文化产业。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展示文化产业的发展成果,还能够为文化企业和投资者搭建合作平台,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同时,论坛还通过“我与地坛”北京书市等活动,让广大市民群众共享文化建设成果,进一步推动文化的普及和发展。

历史与现代交融,传承与创新并进,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为不同文化相互碰撞、交流借鉴提供了机会,也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道路的辉煌成就,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磅礴文化力量。

作者:李军

责编:吴成玲

校对:王灿熙(实习)

审核:于川、张凌洁

监审:彭亚南、刘斌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王灿熙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