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党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根本保证。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梳理总结党的自我革命实践经验与历史成就,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自我革命话语体系,不仅是丰富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深化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必然要求,也是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向世界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关键举措。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为引领
理论指引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以前所未有的政治担当和决心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为构建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话语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
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提出破解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让人民来监督政府。”习近平总书记在此基础上提出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习近平总书记将自我革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构建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话语体系必须牢牢立足这一战略定位,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深刻阐释自我革命对于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决定性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警醒及时清除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和损害党的执政根基的各种隐患。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是一个系统科学、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的理论体系。其理论体系涵盖了“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核心内涵以及“九个以”的实践要求。现阶段,构建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话语体系,必须全面、准确、深入地诠释其核心内容,并挖掘理论来源,梳理历史脉络,阐释现实意义,形成概念清晰、逻辑严密、系统科学的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话语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打出自我革命的“组合拳”,刹住了一些多年未刹住的歪风邪气,解决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扭转了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构建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话语体系,必须将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历史性成就系统联系起来,用生动的事实展现自我革命的真理性和实践性,增强自我革命话语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坚持以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为导向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自我革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自我革命不是抽象的概念演绎,而是扎根实践、解决问题的主动革命。构建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话语体系,必须坚持问题意识,直面现实矛盾,回应时代关切。
话语体系不能回避问题,要准确把握党在新时代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随着全面从严治党走向纵深,党的自我革命不断深入,“六个如何始终”的大党独有难题依旧摆在前面,新的问题也在不断出现。当前,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长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尖锐严峻。从思想层面看,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等问题;从组织层面看,一些党组织存在软弱涣散、战斗力不强等问题;从作风层面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针对这些问题,必须通过构建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话语体系,深入分析问题来源与危害,系统总结解决问题的办法与经验,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话语体系的内容与形式,为指导自我革命实践提供坚实理论支撑。
话语体系构建与实践协同一体推进。通过构建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话语体系,加强党的自我革命话语与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等重大实践的协同机制研究,实现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协同推进;深入挖掘基层党建中的党的自我革命话语实践案例,总结基层话语实践的有效模式,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推动党的自我革命话语在基层落地生根。通过全党上下一心、综合施策、协同发力、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胜,在话语体系层面展现出大党优势。
坚持以融合多学科资源为抓手
党的自我革命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心理等多个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构建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话语体系,要打破学科壁垒,整合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传播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资源,进行跨学科的融合与创新,形成交叉研究的理论合力。
科学运用政治学的理论与方法。深入分析党的自我革命对于优化政治生态、规范权力运行、提升治理效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作用。借鉴权力制约与监督、政治发展、政治文化、政党比较等理论资源,增强党的自我革命话语的学理厚度。
充分挖掘和整合历史学资源。系统梳理我们党自我革命的历史,深刻总结其经验与规律,吸取国际共运史上政党建设的教训,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自省、修身、革新等思想精髓,并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彰显自我革命这一理论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为党的自我革命话语体系构建提供借鉴。通过揭示其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增强党的自我革命话语的历史深度。
合理借鉴社会学、语言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学科成果。运用社会学理论,采用数据分析、社会调查、案例研究等方法,分析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精准研判社情民意的变化态势;运用语言学方法,建立党的自我革命话语语料库,对党的重要文献中的自我革命话语进行词频统计、语义分析,揭示党的自我革命话语的演变趋势与核心议题;运用传播学理论,分析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受众的互动关系,研究新媒体环境下话语传播的路径创新;运用心理学方法,了解党员干部的心理需求与特点,采用适合的话语表达方式,增强党的自我革命的说服力和感召力。通过融合多学科资源,使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话语体系更加全面、科学,既具有理论指导性,又具有现实针对性,从而更好满足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实践的需要。
加快构建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话语体系,既是深化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理论命题,也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课题。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为根本指引,立足实践,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广泛融合多学科资源,最终形成兼具政治性、实践性和学术性的话语体系,为党的自我革命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话语支撑,为世界政党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作者:刘先春,系甘肃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