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平谷区桃棚村红谷主题教育馆有这样一件文物格外引人瞩目,它就是展柜中的这只“鞋拔子”,虽然上面已经旧迹斑斑,但是依稀能看到一行英文字母,别看它不起眼,这可是抗战时期美国重型轰炸机上的一块残片打制的。

1945年的腊月,一架巨大的飞机像个醉汉似的摇晃着闯入了平谷地区的上空,在天空嗡嗡地盘旋着,这时,地面上所有人都紧张了起来,军民们马上准备进行防空避险和对空射击,但是飞机没有投弹也没有低空扫射,经过岗哨仔细观察,发现这不是日本鬼子的飞机,正在大家松了一口气时,天空中陆续地出现了十一个小白点,是降落伞,紧接着飞机裹着浓重的黑烟撞向北山。八路军第十四军分区首长判断,跳伞的极有可能是美国盟友,为了抢在鬼子之前找到散落在群山中的飞行员,平谷军民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与敌人拼速度的生命救援。
在大水峪、垴沟、龙潭东沟,民兵们发现有的飞行员挂在了树枝,有的悬在了山崖,民兵们不顾危险将他们一个个救了下来,当八路军战士最后把机长从坠机点附近背出来时,枪声骤然炸响,果然,附近据点的日伪军也看到了飞机,疯狂地扑了上来,幸好我们早有防备,两个排的战士硬是把黑压压的敌人给打了回去。
夜里,十一张陌生的外国面孔齐聚到十四军分区所在地刘家河村,语言不通成了双方交流的难题,好在有一个略懂英语的文艺兵再加上飞行员们出示了随身携带的证件,在双方的连说带比划中终于弄清楚了,这是一架号称“空中堡垒”的美国B-29式重型轰炸机,隶属于美国第十四航空队,其前身就是令日寇闻风丧胆的“飞虎队”。这架飞机刚刚执行完轰炸鞍山日军制钢所的任务,返航途中,飞机发生了故障,当知道救回来的是帮助我们的美国盟友时,乡亲们端出了热腾腾的棒渣粥,还拿出了舍不得吃的腌肉和鸡蛋。
然而,将美国飞行员从仍被日寇侵占的北京护送到延安转机回美国,这才是最大的考验。在日寇的严密封锁下,八路军战士们要穿越好几道封锁线,在一场突围中,八路军战士们以血肉之躯开路,拼死突破包围,最后,十八人阵亡,十四人失踪。最终,十一名飞行员被安全地送到了延安转机回到美国。
八十年的春秋流转,这块用轰炸机残片打制的“鞋拔子”早已不再是冰冷的金属残片,而是化作了友谊与和平的信物。它见证了烽火岁月里中国军民舍生忘死的国际主义情怀,更见证着中国人民将始终同世界各国热爱和平的人民并肩前行,为捍卫正义挺身而出,为守护和平坚毅担当。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