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从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四五”规划收官在即,再到“十五五”规划擘画未来发展蓝图,我们通过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有力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上升、人民生活改善,不断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事业推向前进。
重要经验 重要优势
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
——2025年4月30日,习近平在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
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中国之治的智慧力量的集中性体现。五年规划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规划形式,是国家对未来五年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发展目标、任务、政策、举措的系统性部署,见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详细】
·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
总体上看,我国的中长期规划在动态实施、衔接落实中,呈现出五个鲜明特点。一是主题一以贯之。二是认识不断深化。三是内容日益充实。四是程序更为完善。五是定位愈加科学。【详细】
· 五年规划的制度优势
五年规划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色鲜明的实践,深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中。由此形成的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一张蓝图绘到底”和坚持全国一盘棋的制度优势,有力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详细】
· 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保证
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根本保证,我们就能把规划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的强大动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铺就坚实路径,也必将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详细】
《建议》提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要巩固拓展优势、破除瓶颈制约、补强短板弱项,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推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任务取得重大突破,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