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暴发,社会各界对日本危机管理体系的关注与研究日渐趋热。伴随着危机的多发和多样化,日本不断调整危机管理理念,逐渐形成了危机管理事后检证制度。事后检证制度具有以查缺补漏为目的的“向前看性”、对象的明确性、检证机构的透明性和专业性等特征,对我...[详细] 时间:2020-08-31 12:58 查看:331次 标签:唐永亮日本危机管理体系事后检证制度
美国非洲裔男子弗洛伊德之死的种族主义事件,引发了全美抗议浪潮。这一现象背后,大众对社会的监督职能在网络的助力下被强化,美国主流媒体对事实进行搜证和追问,加强了事件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网络算法在竭力满足大众独特需求的同时,也助长了个体的独特偏好,让个体接触到的...[详细] 时间:2020-08-31 12:56 查看:1560次 标签:“弗洛伊德事件”传播学分析思考
中国网络文学异军突起,不仅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全世界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在发展过程中,中国网络文学逐步显示出商业价值,并找到了自己的商业模式。...[详细] 时间:2020-08-31 12:55 查看:870次 标签:何弘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现状
与全球化进程趋于同步的中国网络文学不仅具有“民族性”特质,更具备“世界性”因素。达成这一目标的基本路径是“对话”,不仅要与“自我”传统对话,更需要与“他者”场域对话;不仅要反思“自我”,更需要尊重“他者”,进而获得并奠定全球“对话者”的地位。...[详细] 时间:2020-08-31 12:54 查看:328次 标签:丛新强新载体“网络文学共同体”
当今社会,网络“晒文化”折射出当代青年的多样图景,一方面“晒文化”有利于青年个体自我释放、疏解压力,有利于知识传播;另一方面青年受到其中负面内容影响,较易产生价值观迷失等现象。因此,网络“晒文化”应做到“虚实有度”,应牢牢把握虚拟的度、内容的度、以及理念的度。...[详细] 时间:2020-08-31 12:52 查看:456次 标签:当代青年自我认同价值引领
电视剧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与评判标准,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现状与审美需要,将时代发展、观念演变、文化流变融入对普通人生存状态的艺术展现中。此外,电视剧创作还要坚持创新性,关注年轻观众的审美需求,注重题材与艺术表现形式的新颖性,强调宣传与播出方式的多...[详细] 时间:2020-08-31 12:51 查看:943次 标签:李天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
宋代统治者历来重视法律、以法治国,南宋时期进一步提出了“执政者务以民事为急”的司法理念,创造给断由制度以保障婚田诉讼中司法公正的实现。...[详细] 时间:2020-08-31 12:49 查看:494次 标签:陈景良南宋司法制度实践
党的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与党的发展历程、与中国革命的发展历程紧密相关。百年来,党的新闻事业始终认定自己是党的也是人民的新闻事业,坚定不移地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红色新闻人锻铸了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详细] 时间:2020-08-06 16:42 查看:928次 标签:李东东新闻舆论工作新闻人
基层治理是直接面向人民群众的治理,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基层治理是否有效决定着经济社会是否能持续发展、繁荣和稳定。...[详细] 时间:2020-08-06 16:40 查看:610次 标签: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实践探索
基层治理作为中国社会整体转型的切入点和改革发展的突破口具有特殊地位。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积累的种种问题集中地反映在基层,逐渐形成了治理结构困境、运行机制困境和治理手段困境。...[详细] 时间:2020-08-06 16:39 查看:410次 标签:申建林高效能治理基层治理治理结构
网格化管理是无缝隙政府的流程再造,通过组织空间的社区化集聚、组织资源的多元化整合和组织信息的技术化连接,达成治理重心的下沉和治理资源的整合,实现对网格内人、物、事、情的全天候、实时化、动态化、智能化管理和服务,试图形成一个全方位、多维度、高韧性的现代基层治理体...[详细] 时间:2020-08-06 16:38 查看:466次 标签:网格化管理基本公共服务基层治理现代化
风险社会视角下,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不确定性事件突发,优化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有利于增强政府抗逆力,有利于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详细] 时间:2020-08-06 16:36 查看:952次 标签:王卓新时代群众路线
社会治理的前沿和重心在基层,改革创新活力也源自基层。基层治理是国家权力和人民民主在基层社会的运行过程,与基层社会结构密切相关。在基层治理转型过程中,面临着常态治理“碎片化”和非常态治理“动员化”失衡的困境。...[详细] 时间:2020-08-06 16:21 查看:435次 标签:常态治理非常态治理基层治理
“微改革”与宏大的改革方式不同,往往采用问题导向进行,主要包括便民惠民、政务流程、城市宜居三种类型,大多精准指向群众生活中的痛点和公共服务的盲点,能够有效激发基层治理效能、推动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夯实治理效能实现的认同基础。...[详细] 时间:2020-08-06 16:19 查看:503次 标签:“微改革”治理效能公共服务
“小巷总理”既是一支基层治理队伍,也代表了一种基层治理模式。不管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还是在常态化治理时期,“小巷总理”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基层治理面临很多新的变化。为此,要理清新时代的基层治理要求,让“小巷总理”成为积极的...[详细] 时间:2020-08-05 15:59 查看:490次 标签:吴晓林“小巷总理”基层治理创新
干部下沉不同于干部下乡,在摆脱当下基层治理困境中,可起到人才补充、创新实践以及价值引领的作用。鉴于此,下沉干部需要有“政务官”“事务官”“为师者”等多维一体的角色担当。新时代干部下沉参与基层治理,要着意于人的建设,在“立人”方面,如何“向下用力”和“向里用力”...[详细] 时间:2020-08-05 15:57 查看:920次 标签:基层治理基层善治干部下沉
城市治理面临城市化本身的城市病顽疾,行政体系自身的碎片化以及突发性外部冲击的挑战,这三个挑战分别来自社会系统、行政系统及自然系统,此前一直困扰城市健康运行,是因为并未将其作为生命体来对待,采用了“人对物”的治理框架,而城市生命体对这些难题给出新的破解视角。...[详细] 时间:2020-08-05 15:56 查看:608次 标签:城市生命体城市治理治理网络
当前,一些党员干部为了一己私利,将“领导”和“群众”对立起来,做了自以为“领导满意”但却让“群众失望”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蠢事”。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至上”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详细] 时间:2020-08-05 15:53 查看:286次 标签:唐任伍“蠢事”形式主义
对干部工作进行限制,并不是为了拘束干部、增加工作和心理负担。实际上对干部的岗位工作进行明晰化、科学化限制,有助于提升干部工作的便利度并能够保证他们的职业安全,同时也将规避干部岗位权力惯性对群众利益的侵害。...[详细] 时间:2020-08-05 15:51 查看:424次 标签:干部岗位工作绩效标准化
近年来,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内部管理机制不畅,干部队伍不稳定的问题逐渐凸显,呈现出实职化、专业化、区域化、年轻化、基层化等特征。...[详细] 时间:2020-08-05 15:48 查看:425次 标签:贠杰干部队伍职业风险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