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凝聚亿万人民的共同意志,彰显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以法典化方式巩固、确认和发展民事法治建设成果,有效回应我国现实问题。...[详细] 时间:2020-06-19 09:28 查看:361次 标签:王轶民族复兴民事法治
建立化解过剩产能长效机制,重在形成一个法治约束下主要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体制机制,更多以改革的办法打通过剩产能形成的制度性梗阻。...[详细] 时间:2020-06-18 14:02 查看:273次 标签:杨振法治化长效机制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详细] 时间:2020-06-17 12:14 查看:304次 标签:封丽霞国家善治法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理论指导。我们要坚持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有力理论支撑。...[详细] 时间:2020-06-17 10:42 查看:330次 标签:胡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将于6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立法规划室主任岳仲明介绍,本次会议将审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草案、乡村振兴促进法草案等。...[详细] 时间:2020-06-17 08:28 查看:341次 标签: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法律草案公职人员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第2天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就主持了以“切实实施民法典”为主题的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详细] 时间:2020-06-17 08:25 查看:715次 标签:习近平民法典公开课
2013年传染病防治法修法以来,全国甲乙类传染病年报告发病率、死亡率分别控制在227/10万和1.8/10万以下,传染病防控制度体系不断健全,传染病防治条件和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但传染病防治法还存在一些立法缺陷,习近平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修改传染...[详细] 时间:2020-06-11 17:00 查看:274次 标签:丛斌法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让诚信的债务人实现经济再生,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是个人破产制度的根本宗旨。而这,又需要不断完善诚信社会的体制架构,并通过个人破产制度来倒逼信用机制建设。同时,立法也要更加注重倾听民意,让个人破产制度与本土经验和民众的社会心理相符合。比如,...[详细] 时间:2020-06-11 15:51 查看:365次 标签:靳昊个人破产制度创新创业
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4年多来,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其中,生态环境综合司法保障的经验引人关注。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有必要结合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参考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司法的探索和创新,...[详细] 时间:2020-06-11 15:45 查看:294次 标签:常纪文生态环境司法黄河流域
客观地说,各级立法机关也日益重视立法质量,采取了不少有针对性的措施,立法质量也有所提高。...[详细] 时间:2020-06-11 10:53 查看:526次 标签:丁祖年地方立法立法工作
随着《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的实施,我国的卫生健康法律体系将更加系统完善,也必将为促进我国卫生健康事业、推进健康中国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详细] 时间:2020-06-11 10:46 查看:1200次 标签:张恒山侯文杰法治健康中国
要有针对性地推进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等法律修改和制定工作,补齐制度短板,织密制度防护网。...[详细] 时间:2020-06-10 11:10 查看:397次 标签:蒲实人民健康法治保障
充分发挥民法典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作用,还需要民法学者进一步加强民事法律制度的理论研究,不断为有效实施民法典、发展我国民事法律制度提供理论支撑。...[详细] 时间:2020-06-09 08:33 查看:365次 标签:谢鸿飞国家治理现代化民法
民法典中关于财产权、人身权、人格权等的各项规定,将民事权利法定化、具体化,使其真正成为新时代保护人民民事权利的重要法律依据。...[详细] 时间:2020-06-09 08:31 查看:373次 标签:王利明人民美好生活法律保障
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在未来的半年时间里,与民法典相关联、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任务不轻,民法典的宣传普及以及可能出现的新问题的研究任务也不轻,只有充分认识实施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才能更好推动民法典实施。...[详细] 时间:2020-06-05 16:48 查看:2840次 标签:刘锐民法典以人民为中心
民法典通过助推实现公权与私权的良性互动的方式,积极回应环境民生关切,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环境的需要提供了良好的民法基础。准确把握民法典“绿色原则”“绿色制度”的法律内涵,是有效实施民法典、发展我国环境民事法律制度的重要前提。...[详细] 时间:2020-06-05 16:47 查看:437次 标签:吕忠梅绿色原则民法典
这部烙有绿色印记的民法典,必将助推司法机关结合民事法律救济环境公共利益,为以行政手段为主的传统生态环境治理方式提供有效补充。...[详细] 时间:2020-06-05 09:05 查看:343次 标签:竺效民法典环境公益
应坚持和加强党对法治乡村建设的领导,立足于民族地区乡村的实际情况,从健全法律法规、提升执法能力、强化司法保障、加大法治教育、推进依法治理等方面统筹考虑,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法治保障。...[详细] 时间:2020-06-05 08:49 查看:560次 标签:李占荣唐勇民族地区法治乡村建设
从增设个人信息保护条款,到加大对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民法典适应数字时代发展态势,回应了当今社会的现实需求。针对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发展带来的个人信息屡受侵害的现象,民法典作出了具体规定,并且首次将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纳入保护范围。这些条款,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将产生...[详细] 时间:2020-06-05 08:47 查看:452次 标签:民法典数字时代个人信息
中国民法典高度重视新时代民事主体对于新权利保护的需求,将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时刻警惕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对于人工智能的法律地位、数据的权属利用、侵权责任的承担预留了足够的腾挪空间,助力科技发展的美好未来。...[详细] 时间:2020-06-04 16:13 查看:407次 标签:郑志峰AI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