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编纂民法典的任务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随即启动第五次民法典编纂工作,并作出了先制定民法总则、再系统整合民事法律的“两步走”的民法典编纂工作部署。经过两年多的论证、征求意见、修改,民法总则按预定进程顺利制定出来,民法典编纂工作由此迈出关键性一...[详细] 时间:2017-04-13 09:18 查看:504次 标签:梁慧星民法总则时代意义
民法中的法人制度的根本目的,是落实公民在宪法上的结社权。结社权之所以重要,主要源于人类归属于某个群体的强烈需求。亚里士多德就指出,不在城邦生活的人,非神即兽。离开城邦,人是无法生活的,甚至不成其为人,如手一旦离开人体,就不再是手。...[详细] 时间:2017-04-11 15:41 查看:885次 标签:谢鸿飞民法总则法人公民
努力加强对公权力的科学管理。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详细] 时间:2017-04-07 13:57 查看:309次 标签:江必新法治获得感公平正义
司法者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是司法公正的必要条件,坚持这个原则也需要民众的理解和支持。谁都不应为满足自己的诉求,就用权力、用人情、用金钱、用暴力等干预司法,诱使或迫使司法者一味顺从自己意愿,照顾自己的利益,这是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破坏。...[详细] 时间:2017-03-27 14:29 查看:300次 标签:方工司法公正法律监督
“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能缺席。”捍卫英雄烈士,不应只是英烈亲属的个人义务,而应当是整个民族的共同职守。民法总则在民法典中起着统领性作用;民法典又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捍卫英烈被顶层立法予以明确,这是以法律利剑捍卫英烈权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详细] 时间:2017-03-24 10:09 查看:523次 标签:魏寅英烈法律正义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日前召开全体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详细] 时间:2017-03-24 09:41 查看:471次 标签:范荣个人信息安全大数据时代法网
随着民法总则的通过,我们离中国民法典越来越近。这部法律的颁布,使我们更加有信心,期盼一部符合中国实际、面向21世纪的科学的民法典,能够尽快出台。...[详细] 时间:2017-03-23 09:55 查看:539次 标签:王利明民法总则民法典法律
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民法总则》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完善了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详细] 时间:2017-03-22 10:15 查看:1458次 标签:王利明民法总则民法典立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以法治体现道德观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必然要求,也将凝聚起强大价值引导力和精神推动力。...[详细] 时间:2017-03-21 10:26 查看:402次 标签:杨立新好人法善意救助者诚信道德
对每一起冤假错案都要予以坚决追责。在冤假错案的问责中,应严字当头,严肃处理、严厉问责、严惩不贷。即便当事人及其家属主动放弃对错案责任人员的追究,有关部门也应坚持原则,依法将追责进行到底。...[详细] 时间:2017-03-20 13:45 查看:367次 标签:刘武俊冤假错案司法公正两高报告
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原则,在以往《民法通则》中是有规定的,该法第5条规定:“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详细] 时间:2017-03-20 09:19 查看:555次 标签:杨立新民法总则法治精神民事权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不同的地位和功能。...[详细] 时间:2017-03-17 14:38 查看:1040次 标签:徐显明依法治国以德治国
一个国家的民法典,体现的是其全体社会成员的共识,每一个公民的人身和财产权利得到保障,就能最大限度激发创造力和社会活力。一个国家的民法典,彰显出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中国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编纂出一部优秀的民法典,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汇聚磅礴...[详细] 时间:2017-03-16 10:45 查看:1113次 标签:民法总则民法典中国梦法治
要落实好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有法律提供有力保障。立法机关要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司法机关要按照“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严格司法,否则创新者的创新热情将会不断遭受侵权行为的打击。...[详细] 时间:2017-03-14 10:55 查看:215次 标签:侵权创新发展攻坚克难两高报告
在中国,执政党在不同时期所提出的刑事司法政策,体现了国家处理刑事司法问题的一种导向、立场或态度,为司法机关从事刑事司法活动提供了基本遵循。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在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将法治提升到“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的地位。...[详细] 时间:2017-03-14 09:20 查看:597次 标签:熊秋红刑事司法人权保障制度建设
对制造环节打假,司法机关面临挑战。如果造假收益远大于风险,“铤而走险”的行为就会多起来。反之,如果能够从司法角度给予造假行为严厉打击,以司法“出重拳”使得造假者“担不起”造假风险,看谁还敢制假造假,还敢枉顾法律!...[详细] 时间:2017-03-13 15:37 查看:206次 标签:谭浩俊造假司法全国两会
工匠精神不仅仅适用于制造业和技术领域,也完全可以适用于立法领域。法律是立法机关提供的公共产品,编纂民法典有必要弘扬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详细] 时间:2017-03-13 14:01 查看:308次 标签:刘武俊工匠精神民法典全国两会
法治信仰,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没有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就难以实现。...[详细] 时间:2017-03-13 09:34 查看:474次 标签:全国两会法治红利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
中国有条件、有能力也有信心制定一部立足中国实际、直面中国问题、展现中国特色、具有中国气派的民法典。中国民法典的编纂,将作为重要的文明载体,融入我们的民族性格,塑造我们的精神特质和文化特征,并成为中华文明达到新高度的标志。...[详细] 时间:2017-03-13 09:19 查看:281次 标签:白龙民法典全国两会民法总则
民法总则颁行以后,就将展开民法典分编的立法。期待在分编立法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对个人人格尊严的保护,进一步彰显人文关怀的时代精神。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强化对个人人格权的保护。...[详细] 时间:2017-03-10 09:58 查看:284次 标签:王利明民法总则全国两会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