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四运动以来的105年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激励下,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激昂的青春乐章。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的青年运动史教研部于昆教授从三...[详细] 时间:2024-05-16 09:57 标签:于昆五四运动五四精神爱国主义精神
党纪学习教育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围绕着党纪学习开展的集中教育,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推进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充分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的内在需要,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现实需要。本期报告,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陈凯龙教授从...[详细] 时间:2024-05-15 09:23 标签:陈凯龙党纪学习教育党的纪律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党的优良传统
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本期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陈志刚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探...[详细] 时间:2024-05-14 13:38 标签:陈志刚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中,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最前沿,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鲜明特征和世界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创立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新时代中国外交指明前进方向。本期报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李志永教授从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形成与主要内容、探索和平发展的中国道路...[详细] 时间:2024-05-11 15:20 标签:李志永习近平外交思想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合作共赢“修昔底德陷阱”
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本期报告,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延敏从习近平文化思想阐明了新时代...[详细] 时间:2024-04-28 13:44 标签:黄延敏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化强国建设“两个结合”“第二个结合”
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本期报告,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延敏从习近平文化思想阐明了新时代...[详细] 时间:2024-04-28 13:44 标签:黄延敏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化强国建设“两个结合”“第二个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聚焦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阐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发出了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最强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崔莉教授围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详细] 时间:2024-04-26 13:25 标签:赵崔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两个结合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聚焦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阐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发出了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最强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崔莉教授围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详细] 时间:2024-04-26 13:25 标签:赵崔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两个结合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本期报告,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务委员王书华围绕如何理解科...[详细] 时间:2024-04-26 11:28 标签:王书华科技强国建设党的二十大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强国战略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推动这一国家战略不断向纵深推进。2月26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举办了“新阶段·新任务·新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详细] 时间:2024-04-18 15:11 标签:李晓江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双城记”减量发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本期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宋伟教授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在逻辑”“维护国家安...[详细] 时间:2024-04-16 12:01 标签:宋伟总体国家安全观国际安全经济全球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本期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宋伟教授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在逻辑”“维护国家安...[详细] 时间:2024-04-16 12:01 标签:宋伟总体国家安全观国际安全经济全球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共同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不断走向深入,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区域环境质量取得明显改善。本期报告,天津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王会芝详细阐述了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演变趋势、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美丽宜...[详细] 时间:2024-04-15 10:41 标签:王会芝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生态环境质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内涵丰富、系统完备、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蕴含着鲜明的立场观点方法。本期报告,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邱耕田从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统筹...[详细] 时间:2024-04-11 14:35 标签:邱耕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总体国家安全观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本期报告,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副主任洪向华研究员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关于全面深...[详细] 时间:2024-04-02 10:53 标签:洪向华全国两会新质生产力新兴领域战略能力高质量发展
2024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总结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介绍2024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政策取向以及十大工作任务。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鹏从2024年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和我国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切入,...[详细] 时间:2024-03-19 10:51 标签:张鹏2024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宏观调控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大创新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灵魂和旗帜、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党和人民处理新时代法治问题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中国...[详细] 时间:2024-03-18 14:15 标签:姚国建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依法治国法治建设
2024年正值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2月22日,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成效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十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期报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李晓江从为什么需要京津冀协同发展、学习领会重要相关文...[详细] 时间:2024-03-11 15:35 标签:李晓江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质量发展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雄安新区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我们坚守初心、携手同行,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志民教授从“一带一路”的顶层设计与共建成果、八项行动引领未来十年共建方向、未来十年高质量共建“...[详细] 时间:2024-03-07 11:44 标签:王志民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五通建设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提出十周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三地深化交通、生态环保、产业等重点领域合作,“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的效果”日渐显现。本期报告,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详细] 时间:2024-02-27 09:26 标签:李国平京津冀协同发展“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新型城市化雄安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