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既连着家事,也连着国事,是民心所向,也是发展所需。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中共中央宣传部原政研所研究员李俭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及其与西方现代化的本质区别入手,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深入阐述了...[详细] 时间:2025-05-20 14:54 标签:李俭中国式现代化民生实事美好生活
当前,中国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但“大而不强”的短板依然突出。面对全球经贸格局重构与地缘政治博弈加剧的双重挑战,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本期报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详细] 时间:2025-05-20 09:45 标签:蓝庆新建设贸易强国制度性开放高质量发展共建“一带一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形成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本期报告,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韩小南副教授从坚定文化...[详细] 时间:2025-05-13 13:35 标签:韩小南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化建设文化自信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开辟的是人类迈向现代化的新道路,开创的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冉昊从过去、现在、未...[详细] 时间:2025-05-12 14:53 标签:冉昊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中心任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实践的重要标志,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本期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刘治彦围绕绿色发展的成绩单与重点任务...[详细] 时间:2025-05-09 14:12 标签:刘治彦绿色发展“双碳”目标绿色转型生态文明建设
2025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该通知指出,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本期报告,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邱耕田教授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问题、八项...[详细] 时间:2025-05-08 15:48 标签:邱耕田中央八项规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面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
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既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又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本期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院长邓纯东,从社...[详细] 时间:2025-05-04 08:12 标签:邓纯东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共产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创造性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领导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共中央党...[详细] 时间:2025-04-30 15:04 标签:任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依法治国法治国家
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这些战略部署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大树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依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时间表、主要任务、路...[详细] 时间:2025-04-16 09:12 标签:王大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七个聚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强国应当基于强大的经济基础,具有领先世界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同时具备一系列关键核心金融要素。本期报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高杰英教授从金融强国的目标提出与内容阐述、从金融大国迈向金融强国的基础条件以及迈向金融强国的货币路径...[详细] 时间:2025-04-11 09:11 标签:高杰英金融强国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稳中求进2035年远景目标
“两个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是文化主体性形成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推进“两个结合”,巩固文化主体性,是党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准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体现了党对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高度。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郭建宁围绕“...[详细] 时间:2025-04-10 08:59 标签:郭建宁两个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文化思想
作风建设是党的“生命线”,关乎人心向背与事业兴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以八项规定“小切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大变局”,成为新时代正风肃纪的破题之笔。本期报告,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王东教授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背景与意义为引,梳理总结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内...[详细] 时间:2025-04-09 10:45 标签:王东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风建设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从严治党
“非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当前,“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守护,更是通过创新与融合,让其融入现代生活、焕发新活力的重要实践。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解读了“非遗”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从遗产化与资源化两个方面,介绍了...[详细] 时间:2025-04-07 15:08 标签:郑茜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时代以来,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共同富裕研究院副院长刘江宁围绕新质生产力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从新质生产力的提出背景、什么是新质生产力、推动...[详细] 时间:2025-04-03 13:35 标签:刘江宁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作出系统部署,向全党全社会释放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本期报告,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徐祥临教授简要介绍了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特点,并围绕“两个确保”重点探讨了...[详细] 时间:2025-03-28 16:50 标签:徐祥临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三农工作两个确保
2025年全国两会正值“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其政策部署和改革方向在延续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同时,也展现出了多维度创新与突破。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二级教授徐平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会之问、全国两会的重大意义、2025年政府...[详细] 时间:2025-03-17 13:56 标签:徐平202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民生中国式现代化
承载着“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篇重任的2025年全国两会,以“稳中求进、守正创新”为基调,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擘画了清晰蓝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新动能。本期报告,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鹏以2025年经济发展的目标、主要原则与基本关系为线索,系统...[详细] 时间:2025-03-14 13:08 标签:张鹏2025年全国两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也是中国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本期报告,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李军鹏教授围绕“怎么干”的问题,简要介绍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深入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重点任务以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详细] 时间:2025-03-05 16:13 标签:李军鹏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我们必须要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本期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导师王义桅以分析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再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为...[详细] 时间:2025-03-03 18:06 标签:王义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高水平开放“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擘画新时代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时,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这是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详细] 时间:2025-02-26 11:37 标签:李军鹏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民族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