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其思想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集中体现。中国青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重温《共产党宣言》这一经典著作,对于深入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体悟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期报告,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详细] 时间:2024-06-11 15:07 标签:王向明《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信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教授黄江松从“城市”这一概念谈...[详细] 时间:2024-06-11 09:51 标签:黄江松超大城市治理新时代首都发展精细化治理
北京中轴线始建于1267年,形成、完善于明清至近现代,历经700余年,全长约7.8公里。2020年8月,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批准印发《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7月—2023年6月)》。本期报告,北京文史馆馆员、北京史研究会原副会...[详细] 时间:2024-06-03 12:06 标签:韩朴北京中轴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城市发展古都文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期报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俊伟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特征、目标、政策布...[详细] 时间:2024-06-03 11:57 标签:张俊伟党的二十大中国式现代化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的二十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充分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更加自觉地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真正使党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本期报告,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陈述教授从《中国共产...[详细] 时间:2024-05-29 14:28 标签:陈述党章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章修正案学习党章
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发表八年来,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力量。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张小平介绍了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详细] 时间:2024-05-24 16:49 标签:张小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5·17”重要讲话哲学社会科学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当前,全国各地涌动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澎湃热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肜新...[详细] 时间:2024-05-24 15:09 标签:肜新春发展新质生产力经济发展技术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新境界,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部副主任戴立兴围绕全面从严治...[详细] 时间:2024-05-21 15:19 标签:戴立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全面从严治党党纪学习教育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没有高质量发展,就谈不上社会主义现代化。本期报告,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李军鹏教授围绕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要求、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高质量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与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坚定不...[详细] 时间:2024-05-20 16:11 标签:李军鹏高质量发展经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改革
在五四运动以来的105年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激励下,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激昂的青春乐章。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的青年运动史教研部于昆教授从三...[详细] 时间:2024-05-16 09:57 标签:于昆五四运动五四精神爱国主义精神
党纪学习教育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围绕着党纪学习开展的集中教育,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推进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充分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的内在需要,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现实需要。本期报告,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陈凯龙教授从...[详细] 时间:2024-05-15 09:23 标签:陈凯龙党纪学习教育党的纪律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党的优良传统
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本期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陈志刚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探...[详细] 时间:2024-05-14 13:38 标签:陈志刚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中,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最前沿,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鲜明特征和世界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创立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新时代中国外交指明前进方向。本期报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李志永教授从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形成与主要内容、探索和平发展的中国道路...[详细] 时间:2024-05-11 15:20 标签:李志永习近平外交思想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合作共赢“修昔底德陷阱”
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本期报告,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延敏从习近平文化思想阐明了新时代...[详细] 时间:2024-04-28 13:44 标签:黄延敏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化强国建设“两个结合”“第二个结合”
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本期报告,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延敏从习近平文化思想阐明了新时代...[详细] 时间:2024-04-28 13:44 标签:黄延敏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化强国建设“两个结合”“第二个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聚焦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阐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发出了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最强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崔莉教授围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详细] 时间:2024-04-26 13:25 标签:赵崔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两个结合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聚焦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阐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发出了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最强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崔莉教授围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详细] 时间:2024-04-26 13:25 标签:赵崔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两个结合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本期报告,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务委员王书华围绕如何理解科...[详细] 时间:2024-04-26 11:28 标签:王书华科技强国建设党的二十大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强国战略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推动这一国家战略不断向纵深推进。2月26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举办了“新阶段·新任务·新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详细] 时间:2024-04-18 15:11 标签:李晓江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双城记”减量发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本期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宋伟教授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在逻辑”“维护国家安...[详细] 时间:2024-04-16 12:01 标签:宋伟总体国家安全观国际安全经济全球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