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大地上,有一条大河扬波逐流千余年,为中华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社会繁荣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她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贯穿我国南北,全长1794公里,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详细] 时间:2023-12-20 09:52 查看:32次 标签:运河杭州中华民族经济文化发展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布局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当前,全国各地的科创走廊建设如火如荼,并表现出强大的发展驱动力、演化生命力和一体化推动力。...[详细] 时间:2023-12-20 09:50 查看:45次 标签:科创走廊建设区域协同发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刊网络理论宣传等思想理论工作平台的作用,深化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详细] 时间:2023-12-20 09:48 查看:56次 标签: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思想理论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阐明了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城市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详细] 时间:2023-12-20 09:46 查看:76次 标签:人民城市理念城市治理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城市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提出,“我们要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详细] 时间:2023-12-19 14:41 查看:81次 标签:马克思主义党的理论创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王君超教授从聚焦强国建设、立足高质量发展、培养经济发展新优势...[详细] 时间:2023-12-19 10:25 标签:王君超新发展阶段质量强国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
将北京建设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提出、亲自谋划、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实现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一步。多年来北京市以“三城一区”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平台,始终把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作为“五子”之首。...[详细] 时间:2023-12-19 09:36 标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发展战略“三城一区”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是广大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最深层次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详细] 时间:2023-12-18 15:44 查看:173次 标签:红色文化绿色文化文化自信
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二十大,是风云激荡的十年,是伟大变革的十年,是彪炳史册的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和时代高度,紧密联系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详细] 时间:2023-12-18 15:41 查看:112次 标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详细] 时间:2023-12-18 15:40 查看:123次 标签: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论地方工作时曾指出:“要马上了解一个地方的重要情况,就要了解它的历史。了解历史的可靠的方法就是看志,这是我的一个习惯。”...[详细] 时间:2023-12-18 15:38 查看:66次 标签: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方志文化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文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性理论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博大精深,不仅蕴含着深邃的观点和重大理论创新,而且蕴含着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谋划和科学部署,更蕴含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给我...[详细] 时间:2023-12-18 15:36 查看:377次 标签:习近平文化思想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文化建设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使国内大循环建立在内需主动力的基础上。...[详细] 时间:2023-12-18 15:24 查看:37次 标签:民生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枢纽作用
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品牌在推动地方优势主导产业提质增效、提升农业发展质量、促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等方面具有明显作用。...[详细] 时间:2023-12-18 15:17 查看:38次 标签:历史文化资源乡村建设莲产品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现代化的实践事业和重要议题形成了一系列概念、范畴、命题,是党的现代化理论的话语呈现。...[详细] 时间:2023-12-18 11:28 查看:85次 标签:中国式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详细] 时间:2023-12-18 11:25 查看:193次 标签:思政课马克思主义中国式现代化
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经济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三分之一,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详细] 时间:2023-12-18 09:10 标签:韩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制度优势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详细] 时间:2023-12-15 20:01 标签:中央编委工作执政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详细] 时间:2023-12-14 20:20 查看:108次 标签:“第二个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贵州视察指导,多次对贵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时,对贵州提出“四化”的重要要求,要求贵州坚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个轮子一起转”,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详细] 时间:2023-12-14 20:18 查看:276次 标签:中国式现代化贵州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