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支农长效机制  建设和谐新农村

核心提示:农民依法承包集体的土地来进行经营,这是我们农村政策的基石,也是一条政策的底线。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农民的专业合作组织,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的服务功能……我们国家现在只有18.5亿亩耕地,人均1.4亩,是全球人均耕地的40%。现在我国低于人均0.8亩耕地的县市有670多个……我们现在的人均淡水资源量2280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北京人均水资源量246立方米,叫极度干旱区……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之上,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出了八项要求。其主要内容就是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这是当前农村工作最主要、最核心的问题。这次农村经济工作会议在六中全会关于构建和谐社会总的要求上,又强调要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机制和体制。

一、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我们国家从上世纪50年代以后,一直采取的是城市和乡村相分割的二元体制。放眼世界历史,应该说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当中,经济上的二元结构都是不可避免的,就是说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走这条路,都是以农业为基础来保障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第三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了,再反过来反哺、支持农业发展。

但是,中国比较特殊的一个情况是什么呢?我们不仅仅有经济上的二元结构,还有比较明显的体制上、管理上、社会上的二元结构。比如说我们的户籍制度,城市户口、非农户口,还有农业户口,在改革开放之前,农民不能随意改变身份,也不能随意去到城里去就业。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慢慢的一切开始发生变化,农民可以到城市去就业。但是,城市的福利、城市的社会事业和农村还是有很大的差别。其他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上有二元结构,但是社会管理体制上的二元结构基本上没有,居民可以自由到城里去就业,待得住就待着,待不住就自己走,人是自由的。而我们过去从体制上是限制的,城里人所享有的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农民都没有。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以上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发展农村经济,克服二元结构应该是一个基础。此次会议还提出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这是大家很熟悉的了。现阶段主要是县乡综合改革,而且主要是县的财政体制的改革。再有一部分是乡级政府的职能转变、乡级机构的改革和职能转变,这是综合改革。再一个方面,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就全国而言,就是要坚持农民土地承包经营的各种权利。农民依法承包集体的土地进行经营,这是我们农村政策的一个基石,也是一条政策的底线。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农民的专业合作组织,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这实际上涉及到现代农业制度的问题。大家知道,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来的2007年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要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而且明确指出,不论是建设新农村还是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现代农业,都是首要的、核心的任务。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