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这时候的中美关系。中国研制出原子弹后,美国政府对华政策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美国有一句话,打不赢的敌人就得是朋友,他们的逻辑就是这样的。在当时美国的政治家中,最早从国际政治和大战略的高度考虑对华政策的就是尼克松,他清醒地认识到拥有核力量的中国的国际威望正在大幅度提高,越来越成为举足轻重的国际局势的影响者。有文章介绍说,戴高乐对他有比较大的影响,他跟戴高乐最后谈话时讲到,10年以后,当中国在核技术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的时候,我们就没有别的选择了。戴高乐表示同意他的看法,并且说了一句巧妙的话,现在承认中国要比将来由于中国强大起来被迫承认它更好一点。所以在我国战略核力量的建立期,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1972年2月28日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这时国际战略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1971年联合国恢复了我国的合法地位,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新增了60个,总数激增到107个,遍及世界大多数国家。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明显增强。1974年小平同志在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上全面阐述了毛泽东“三个世界”的思想以及中国的对外政策。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力量的兴起,明显改变了世界的战略格局。
四是战略核力量的提升期。
我国战略核力量的提升期指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取得了重大进展,战略核力量体系基本建成,至此由第一代领导人确定下来的两弹一星的主要任务圆满完成,最终实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发展我国两弹一星事业的初衷。我们的目的实际上很简单,就是保卫祖国安全,维护世界和平。
上世纪80年代我国战略核力量体系基本建成以来,无论是国内自然灾害还是外部军事冲突,没有哪个国家和敌对势力敢于再对我国发起战争威胁,两弹一星事业的成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个历史上少有的良好的安全环境。
这一时期的中苏关系。1985年我国向太平洋发射洲际导弹成功,有军事常识的同志就可以知道,我国向东边太平洋打了8000到9000公里。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对我国的战略优势已经不存在了,对我国的军事压力失去了实际意义,不得不实行战略调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