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防治成果显著(3)

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防治成果显著(3)

  人们清楚地记得,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突然来袭,正是72小时成功研制出诊断试剂使我国迅速具备了应对疫情的“武器”。随即成为在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研制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国家,为我国控制大流感疫情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鉴于我国在流感监测和检测等方面能力的提升,以及对我国在流感大流行中应对能力的肯定,世界卫生组织将我国国家流感中心任命为全球第5家、发展中国家首家全球流感参比和研究合作中心。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春天,好消息又一次传来。我国首次在世界上证实“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病原为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这一发现,确定了在我国部分地区所发生“蜱咬病”的元凶。

 

  “新布尼亚病毒的发现,是继SARS冠状病毒发现以来全球在病原学研究领域中的又一个重大突破,得到了国际科学界的重视和认同,表明我国病原学及新发传染病的研究达到一个更高水平。”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王宇表示。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国际视角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