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和市场一定不能错位
记者: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应当怎样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李义平:政府和市场一定不能错位。市场应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政府主要是制定规则,创造吸引人才、激励创新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环境,推进改革和整个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千万不能代替市场。我们看到了太多的“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现象,就是有心要栽的“花”不符合经济规律,政府应着力于肥田沃土的创造,让“花”,让“柳”茁壮成长。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指出,环境和激励竞争的体制机制是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没有“民富”就不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记者:五中全会公报强调:“努力提高居民收入的分配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把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提到议程上来,您作为一个学者和专家,如何看待?
李义平:公报指出,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事业改革发展等。一个时期以来,社会贫富的差距拉大,拉大了的贫富差距既不利于启动内需,也不利于社会稳定,也有悖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我曾经发表文章指出,没有“民富”就不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为它涉及到内需能不能成为长效机制,能不能使消费结构不断提升。所有这些,都涉及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如果说改革开放这三十年已经使国家富裕起来了,那么在今后的时间里,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必须把富民放在首要位置,否则就难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要让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的政绩有更多发言权
记者:公报特别指出,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这段表述蕴含了什么样的深意?
李义平:这个问题太重要了,现在有的地方政府官员片面追求所谓的经济增长,兴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倾心于自己的升迁,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个领导干部的业绩,必须由人民群众来检验,必须由历史来检验,必须历史的负责任。要作到这一点,当前最急迫地是改革对领导干部选拔提升的考核标准和选拔机制。考核标准不能是简单的GDP,简单的GDP使一些地方领导不择手段,甚至站在污染企业一方,成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对立面。改革选拔和晋升机制,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对此有更多的发言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