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应勇于突破
魄力政府
在全国各地的新兴产业之火以燎原之势愈燃愈烈时,乐从,这个仅78平方公里的珠三角小镇,要打造全国首个物联网城镇,是“谋大划”还是“说大话”?是率性而为还是魄力之举?很多人将视线投向这里,也寻找着答案。
记者:一个镇去开发物联网应用基地,目的为什么?
麦连桐(乐从镇党委书记):确实,一个小镇去搞科技产业,令很多高层领导十分惊讶,省、市、区都有政策配套,但在一个基层镇,没有任何审批权及强的经济作为后盾,发展物联网又是风险大、投资大的新兴产业,这是我们的弱势。我们研究了一年多的时间,还是愿意冒这个风险,想冒这个风险,理由只有一个:为了这个地方——— 乐从在世界上更具竞争力。
直至上个月,镇党委最后决策,要不要发展物联网?15个班子成员举手表决以全票通过。因为如果不推动物联网,乐从就很难破笼发展。没有新的理念去创造新的模式,就只能停留在现有水平上。不发展就落后,原有的传统商业模式很容易被其他地方所取代。
所以为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引领传统商贸产业升级,不顾及那么多风险,我们做了这个大胆的决策——— 大力发展物联网。
记者:发展的短板在哪里?怎么破解?
麦连桐:物联网基地被列为国家项目,为我们破解了土地限制的难题,这给予我们的鼓舞是十分振奋的,物联网运用对于乐从今后发展具备国际竞争力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我们知道前面的路很难走风险大、破解的难题很多,但我们不仅要破笼,还要为产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但现在来看面临着人才、资讯等一系列的问题,乐从凭什么做好,我们将用足、用尽所有的资源去支持物联网基地建设。
就以人才问题为例,一个小镇的配套各方面不如大都市优越,单一从社会上招收物联网高端人才不现实,我们就利用挂职模式来向国家、省里面借人才,同时将我们镇有培养前景的干部派去省、国家部门里实习,通过一进一出,有效解决人才、资讯上的不足。
我们学会了借力打力,乐从的情况改变了很多高层干部的观念,他们来到乐从发现原来乐从不是乡下,去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试点突破县域限制落户乐从,也是看中了经济无界限。今年基地再次落户这个区域,我们破解难题的信心很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