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中国对美方也颇感失望。比如2009年奥巴马访华,双方发表了《中美联合声明》,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内容是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发展道路,这说明我们不希望美国再在人权等问题上施压。但声明刚刚签署不久,谷歌事件、对台军售等摩擦就发生了。
第四个原因,美国国内政治因素。2010年是美国中期选举年,一切为选举服务、为国内政治服务是美国政治的基本规律。面对共和党咄咄逼人的进攻,为了保住民主党在参众两院的多数席位,奥巴马政府采用以牺牲对外关系的做法来换取国内政治利益,特别是有关中国的议题被炒得很大。在去年,国务卿希拉里曾在人权问题上降低了指责中国的调门,而在此次风波中,她则频频在人权、网络安全和南海等议题上对中国发声,其中显然有国内政治的考量。
第五个原因,中美之间力量关系的对比变化。新世纪的头10年,美国无论是在内政还是外交都连连受挫,伊拉克和阿富汗使美国深陷战争泥潭,国际形象受到了很大损害,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实力也遭到了严重损耗,实力大受影响,特别是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重创之后,实力更是大不如前。与此相对应,中国在这十年里连年赶超诸强,先后超过了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经济总量成为世界第二。据统计,在2001年时中国的GDP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到2009年年底,中国的GDP已经达到美国的三分之一。中国发展速度非常快,超过了几乎所有人的预想。另外,中国还先后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和世博会,实力和影响力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尽管美国的实力仍然远远超过中国,中国对美国的需求大于美国对中国的需求,但从增量和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发展速度比美国快,比美国对中国的需求增长快,由此导致了双方战略思维和民众心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在美国看来,中国崛起在三个根本性方面有可能对美国带来挑战:一是作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十亿级人口大国的迅速崛起,中国有可能给美国带来资源、能源和经济上的挑战;二是作为世界上仅存的社会主义大国的迅速崛起,中国有可能对美国带来政治、意识形态、发展模式的挑战;三是作为世界上尚未完全解决领土和主权完整的大国的崛起,中国也有可能对美国带来军事安全上的挑战。在此背景下,美国对华防范意识显著增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