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家世又是一个大题目。总结那么多《红楼梦》的研究成果,到今天还没有定论的,一是《红楼梦》是不是曹雪芹写的?有些人说是他改编的,原本不是他写的。
二是曹雪芹写《红楼梦》的时候多大年纪?对他的死没有太大争论,乾隆27年左右去世的。从康熙54年到乾隆27年,他经过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这是现在普遍的看法。他从南京搬到北京的时候大概13岁,之前的少年时代都是在美丽的秦淮河边度过的。
三是他的祖籍是哪儿。标准的说法是辽宁,我们叫辽阳曹,但是另外一种说法是河南曹,又说是丰润曹。唐山还有个曹雪芹啤酒集团。实际上,曹雪芹出生在南京是确定的,13岁到北京,一直到死。祖籍姓曹从哪儿来的,有一支到丰润是有记载的,但是慢慢又分到辽宁,那是多少代之后了。现在曹雪芹家世都追到曹操那儿去了,说是曹操的后代,这有点远了。我们现在一般追到五代,高祖曹振彦,曾祖父曹玺。曹家早先是汉人,后来到辽宁守边疆,被俘虏了,成了多尔衮的家仆,跟他一块儿打进关内,到曹玺的时候已经进北京了。曹玺的厉害就是他的媳妇孙氏是康熙皇帝的奶妈。祖父曹寅从小是康熙皇帝的伴读,即发小。康熙亲政后成了御前侍卫,在擒鳌拜中起了作用。所以曹寅文武双全,不光是诗和戏剧写得好,书法写得好,还武功高强,射箭特别好。父亲是曹颙还是曹福又有说法,一般说是曹颙的遗腹子,是由叔叔曹福养大的。曹玺、曹寅、曹颙和曹福三代四人当江宁织造五六十年,这个官就是《红楼梦》里面提供的。作者提供的最值得思考、最值得看重的就是这个职务。“织造”这个官表面是搞采购,实际上是皇帝直接任命的大特务头子,靠他们秘旨奏折。所以曹寅是康熙的亲信,当江宁织造28年,向康熙皇帝上的密折都有,故宫博物院有原文的。
但是这样一个家庭,到雍正上台以后,一败涂地。雍正一年的时候先把曹寅的大舅子抄家了;雍正五年的时候把曹家也抄家了,因为骚扰驿站,苛索银两。这一年曹雪芹大概十三四岁,他全家只好从南京搬到北京了,住在崇文门外广渠门十七间半房。但是在乾隆年间,曹家又被抄了一次,在城里面呆不住,又搬到香山去了。
搬到香山后,曹雪芹就写《红楼梦》,用十年的时间完成。曹雪芹的一生刚好经历了曹家盛极而衰的过程。我们说,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是写不出《红楼梦》的,因为他没见识那么大的场面;一个富人家子弟也写不出来,如果他是一个吊儿郎当的公子哥,就不会有那么大的思想,有文化修养也写不出;老百姓也写不出《红楼梦》。只有像曹雪芹这样的人,从豪华跌入没落,经历巨大的人生变故才能写出《红楼梦》。在香山的时候,曹雪芹每天可以说是日望西山餐暮霞,举家食粥酒常赊,秦淮风月忆繁华。所以《红楼梦》是在香山完稿的。但是在北京城里开没开始写,谁都不知道。总之,他在香山用十年的时间,经过五次大的修改,才写出了《红楼梦》。我们把它定义为完稿而没有定稿。他是完稿了,但究竟是120回还是110回,或者是周汝昌老先生说的108回,谁都不知道。但他确实是没有定稿就死了,不到50岁,撒手人寰,留下了这本《红楼梦》和他年轻的续妻飘零。所以现在有人说《红楼梦》可能就是他续妻给传下来的;有的说脂砚斋可能就是他夫人,她一边写一边评;还有的说是曹雪芹自己一边写一边评点,自己说好。我不太信这个说法,因为这是明代书商常干的事,曹雪芹应该不是这样的。总之,脂砚斋应是曹雪芹最亲近和最了解他的人,而且是看过全部《红楼梦》的,这样才能写出那么多条批语。
(报告人系中央党校文史学部教授,据宣讲家网站报告录音整理)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