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转型与政府管理改革(4)

摘要:我国政府公共治理至今面临两种压力:一种是面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压力,另一种是面临社会、公众对政府的压力。现在我国有4.85亿网民,1.95亿微博用户。政府的一举一动都在数亿人的监控之下,任何行为不当都可能形成轩然大波。下一步政府改革肯定是我们国家的重要议题。政府改革:一、理念要有变革。二、体制要改革创新。三、管理方式要变革。四、加大政府自身改革力度。

邓小平靠他个人魅力,靠国家和政府的强大力量,强行扭转经济方向,让它由计划转向市场。强行扭转的好处在于快,就像保留计划经济的树干。把上面的枝叶砍掉,把市场经济嫁接进来。嫁接来得快,但嫁接本身就意味着要付出成本、代价。否则我们现在很难解释为什么3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使中国数千年形成的相当一部分文明、美德、道德被冲击得荡然无存。

中国有一句话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现在中国很多人为了发财致富可以疯狂,可以不顾一切,在食品中造假,在药品中造假。这种现象告诉我们,中国社会的基础社会秩序出问题了。对社会成员的控制,主要是靠两种力量,一种是道德的约束,现在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道德约束的底线被击穿了。另一种力量就是法制,而法制对人的约束是建立在道德对人约束的基础之上的,如果道德这个基础出问题了,那么再多的法律条文可能都不起作用。所以,中国社会的当务之急是要重构社会的基础秩序,要最大限度防止社会溃败。我们不能想象,一个国家的经济现代化了,GDP上去了,最后道德沦丧了。目前中国确实面临着这样的危机。

第二,中国社会转型在客观上对农民造成了双重的结构性剥夺。这不是耸人听闻。中国的改革开放实际上就是从农村起家的,当年安徽的包产到户、家庭生产责任制,从农村点起改革开放之火。后来,我们有过大面积农民离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再到后来新农村建设,有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多年中央的一号文件都是涉农文件,关注三农问题。

责任编辑:陈航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