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勋复辟闹剧中的笑话:康有为欲当“宰相”,因没有胡子被拒(2)
刚做了半个月内阁总理的李经羲得知复辟消息后,急忙来找张勋,质问他为何不通知自己,且未曾安排自己任何职位!张勋笑道:“老九莫怪,论你资格,当然有做宰相尚书的希望。不过呢,你的前程,生查查是被没有一条辫子断送掉了,我替你着想,委实有些不值得。”
李经羲愤愤地道:“真是这样吗?那李盛铎(1905年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的成员之一)有辫子吗?他又为何做了农工商部的尚书?”张勋说:“他虽然剃了头发,但对复辟却很有点功劳,你若想再为清室大臣,快回去蓄发,那时我再给你设法。”李经羲冷笑道:“只怕我的头发蓄成,那宰相尚书仍然挨不到我呢!”说罢,李经羲便出京跑了。
说到李经羲,张勋在赴京途中还特意在天津把他拉上,两人一起上北京。在火车上,李经羲见张勋携一巨匣,呵护备至,似乎里面装有极其重要的物件。李经羲觉得奇怪,便问张勋里面何物,张勋故作神秘,笑而不答。李经羲禁不止好奇,一再发问,张勋这才神秘地低声说,里面乃是“靴帽、袍褂、翎顶也”(即清朝官服)。李问他带这个干吗,张勋说:“我久不见幼主,这次顺便去宫中叩见请安,你也是先朝大臣,何不跟我一块去觐见?”李经羲心想我是民国的内阁总理,怎能去参见前朝废帝,于是便以未携带官服为由加以推脱。张勋却认真地说:“这个无妨,我这里备有好几份,届时借你一套即可。”李经羲因为他开玩笑,便随便答应了。
等到了北京,张勋真的马上要去宫中觐见宣统,临行前硬要把李经羲拉上,李经羲觉得多有不便,便以无官服而婉言谢绝。张勋很不以为然,随手将自己头上的官帽摘下,硬戴到李经羲的头上,还大笑道:“张冠李戴,有何不可耶?”最后走到半路上,李经羲才找了个借口跑掉了,这大概是张勋没有给他封官的原因之一吧。
张勋复辟后,给总统黎元洪拟了一个奏请归政的奏折,但在批词上却对黎元洪的称谓颇为踌躇,开始想称之为“总统”,觉得不甚妥当;后又拟称之为“该大臣”,但民国元首,终究不该用“大臣”称之。想了半天,很费脑筋。最后,康有为说,不如称之为“该员”,最为妥善。众问其故。康有为说,中国本归陛下所有,前因辛亥革命,陛下为息事宁人起见,这才将天下大事委托给袁世凯管理,袁世凯死了,黎元洪继任,这两人不啻于陛下之“管理员”也,因而称“该员”最好!
本文关键词:
组图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采编二部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党员课堂】张小平:推进乡村治理,高质量党建引领是关键
- 胡锦光 | 道路决定命运: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 【党员课堂】曹永栋: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历程看新时代重拳反腐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
- 2994.8亿斤背后:中国粮仓的韧性与智慧
- 北京24项新举措提振消费成色足
- 高效办成一件事 丝发必兴利民情
- 铭记抗战历史,激发一往无前的奋进力量
- “扩绿、兴绿、护绿”并举,努力把北京建成美丽花园
- 铭记抗战历史 汲取奋进力量
精选视频
为什么要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意义和价值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成就和经验
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优化路径
【党员课堂】推进乡村治理,高质量党建引领是关键
理论看点 |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民营经济发展加油打气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