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周熙明:对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考

(本稿未经报告人审核。作者观点不代表宣讲家网立场。未经宣讲家网站同意,请勿转载。)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十七大报告,谈论一些文化问题。文化建设和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有点不一样,文化主要是我们大家一起生活活出来的、做出来的,不仅仅是靠说出来的。我在说一种文化的时候,大家一起进入某种场景,一起调动所有的体验,才能进入到这种文化中。有的同志可能看过很多关于文化的文章,为什么大家总是在讨论文化这个概念?因为文化本身就是人生,一个概念能囊括它吗?很难。

大家如果有时间、有兴趣好好学习十七大报告的话,可以把十七大报告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文本来阅读,就能发现它在种种政治术语背后隐藏着的一些文化上的进步。

一、十七大历史性贡献的文化意义

党的十七大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三大关键问题做出了坚定明确、科学系统的回答。这三大关键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近三十年中我党在理论实践中的一切伟大创造,都是围绕这三大关键问题展开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都是在对这三大问题的回答中实现的。

三大关键为什么能被提出并给予正确的回答?一是思维方式的转变:由实体性思维方式(见物不见人)到主体性思维方式(重理论理性,轻生活实践理性)再到人类学思维方式(以生活实践为中心);二是人民幸福生活被确认为最高价值。

总书记的报告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着眼于中华民族的整体和长远利益,放眼人类文明的未来,洞察世界文化的大势,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临变不乱、临危不惧、乐观自信的大勇气,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大智慧,放眼世界、包容万象的大襟怀,关心天下众生、“以百姓之心为心”的大情怀。报告所显露出的这种伟大的文化精神,是党和国家新增的宝贵文化财富。

报告的“文化思维”:历史的、辩证的、实践的而非短视的、抽象的、概念化的思维方式;多元的、开放的、包容的而非简单的、封闭的、独断的思维方式;综合的、整体的、有机的而非支离的、局部的、机械的思维方式。

报告的文化意义在于:对中华民族未来命运的重大影响,对中国人民生存方式(广义的文化)的影响,对中国社会文化生态的重大影响。

我用十个字概括十七大报告的第七章,也就是说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思路表现在十个字:一是定位,给文化做一种崭新的定位。二是立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际上是给我们这个民族立魂。三是培土,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四是寻根,建立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弘扬中华文化。五是开源。

二、定位:深刻把握文化的本质性力量

文化是一种在实践中获得反过来又指导、规范实践的日趋丰富多样的价值信仰系统、认知系统和审美系统。文化引导人类不断地超越现象、个别和当下,进入本质、普遍和久远,是人类的意义之源、力量之源和秩序之源。

文化呈现出以下几个重要特征:从当下、个别、现象看极其脆弱,从长远、本质、普遍看又无坚不摧;以自由为灵魂,以追问探索为动力,以保障提升生命为依归;文化发展的渐进性、非爆发性;文化存在的弥散性、附着性、自相缠绕性;文化评价基本坐标的价值中立性。

十七大报告中说,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希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十七大报告给文化这样的定位这有什么样的背景呢?很多学者认为,在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一个国家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以后,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就会发生变化,不仅仅是一种满足基本生理需求、一般生活需求的消费,而是有心理、价值需求的消费。按照马斯诺的理论,人有五种需要,先满足生存的、生理性的需要,然后是安全的需要,有受尊重的需要,有被爱的需要,有自我实现的需要。社会的物质财富增长到一定的程度,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高层次的需要才会显现出来。文化的重要性是和一个社会的精神需求越来越高相联系的。

我们在生活中也会感觉到,过去文化时常是一个忠顺的仆人,它是政治的仆人、经济的仆人。政治需要的时候,文化就站出来为政治服务,论证政治口号、意识形态的正确性。年岁大一点的同志可能知道,尤其在极左路线影响很大的时候,对所有的文化艺术作品,第一条就要问政治上怎么样,思想上怎么样。改革开放以后有一段时间,有一个口号叫“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成了经济的仆从,经济要它干什么它就干什么。我们把这些现象称之为“一仆二主”,文化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奔忙当中。现在不一样了,中央做出这样的定位,从全世界和我们的国家来看,文化从社会生活舞台的后台走向了前台,从边缘走向了中心,从配角成为了主角。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时时刻刻都生活在文化当中。一个人观察事物是带着文化的眼镜观察,只是他没有意识到而已,世界在他的镜像中是什么样子,是文化的眼镜决定的。我们在为社会建立公共服务型的政府,在提供政府的公共服务的时候,怎么样看待服务的对象和服务的质量,这些都和我们的文化观念相关。

这些年来,我们党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社会最高的价值是人民的幸福生活,所以各级政府都在谈民生问题,所有的部门都在谈民生问题,有了民生问题才会产生所谓的民生政治,这和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完全两回事,有了民生的政治才有民生型的政府。我们把民生看成是政府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创造人民的幸福生活,改善人民的生活状态,看成是政府的最高的价值,这样的政府是民生型的政府。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刚才讲的三个“越来越”的定位,它有这么重要吗?实际上,文化成为民族的凝聚力并不是新词。可以这样说,中华民族不仅现在,2000多年以来都是一种文化统治。别的国家大都没有一个文化上的皇帝,我们中国有一位文化上的皇帝——孔夫子,古人把他称之为千年树王,象征着一种民族凝聚力。真正的新提法是,文化是创造力的源泉,以前从没有上升到这样的高度。为什么把文化看成是创造力的源泉?从理论上来看,这是中国共产党登高望远式的文化自觉,是对文化的本质性力量的把握。

文化对于我们中华民族走向、完成现代化到底有多重要?我们先来看一下五百年的世界现代化史,从这个历史经验里去理解中央为什么给文化这样的定位。  《大国崛起》这是一部11集的电视政论片,2006年11月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它在见解的深度、历史观赏的创新等方面都远远超过1988年在中国引起轰动的《河殇》。《大国崛起》前面的10集讲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日本、美国等世界上九个大国是怎么发展、如何实现现代化的。要注意的是,中央电视台的这部政论片,再也不是像我们原来谈到这五百年历史时所基本遵循的唯一立场:资本从它来到这个世界,每个毛孔里都充满着肮脏的东西。500年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历史,他们对外侵略扩张,对内压迫剥削。我不是说这样看待历史完全不对,但我要说它不完全对。西方文明500年的发展,怎么可能全是罪恶的呢?它还有技术、制度、文化等一系列围绕市场的创新,它不仅仅是一种侵略掠夺、压迫剥削,它还有一系列构成进步内容的创新。第11集是总结的一集,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到世界各地去访问一些学者和政要,让他们回顾一下这九个大国先后崛起、发展壮大的原因。100多位世界各地的学者在总结各个国家崛起的原因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唯独在一点上有共识,就是这些国家都重视思想文化的力量。

责任编辑:刘晓楠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