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百家:经济体制转型的历史和启示

章百家:经济体制转型的历史和启示

我主要讲经济体制转型的历史和启示。强调历史和启示,因为我是搞历史的,历史专业的可能讨论经济问题不太专业,但是相对可能比较宏观。在我看来,历史能给人最多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启示。我们通常认为,历史提供规律,实际上规律这个东西有几点需要注意:第一,真正的规律少之又少;第二,规律如果离开历史无法解读;第三,历史本身提供的东西远远超过我们人能总结出的几条规律。历史真正给人提供的是智慧,我们可以看到前人的智慧,看到前人遇见那些陷阱,提醒我们在做最重要的事情的时候,应该提防哪些事。

一、新中国计划经济体制成因

决定新中国选择计划经济的几个历史因素是客观的。

第一,旧中国的资本结构,特别是其半市场、半管制的经济,这是共产党接收经济的一个前提,这个基础有利于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中国30年代初期的时候,官僚资本,或者说国有资本才12%到13%,80%都是民营经济,但抗战结束以后,官僚资本占到80%,民营资本大大被削弱。一个原因是战争的破坏;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在战争期间,大部分外资,英美的外资都撤出了,留在中国的都是日资,被国民党接收了,就造成国家资本极其巨大。这是新中国建立的一个基础。

第二,巩固新政权需要经济措施削弱市场要素的作用,形成了导向计划经济的路径。当时有个一般人不太注意的措施,打击外汇、银元、炒卖,把交易所封了,这就等于把市场经济的脑袋割了。为了巩固政权,需要保证就业,工人不能被解雇,劳动力市场就没有了;需要保证人民生活,要控制基本生活用品的物价,物价被控制了;当时物资短缺,大部分资源分配给国营经济,可以发挥市场要素的东西都被控制起来。这么做最开始是为了巩固政权的需要,但是事实上大大削弱了市场要素的作用,形成了导向计划经济的路径,然后就沿着这个路径往下走。后来实行的统一财政的措施,又进一步强化了计划经济。

第三,外部环境的制约——冷战。西方人概念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保障社会主义国家不能够分享自由市场的资源,保证资本主义战胜社会主义的资源基础。马歇尔计划里面提出,美国经济的正常运转是战胜社会主义的最根本保证。中国革命成功以后,也是被隔离在外的。西方对中国采取禁运、封锁。中国与计划经济接轨,依靠苏联援助,苏联则告诉你:你必须纳入我的计划,我才能给你提供援助。

第四,意识形态因素。这点因素,可能和我们现在了解的不一样,中国首先主张计划经济的是国民党那些经济学家。他们30年代就主张实行计划经济,到了抗战后期他们做了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计划。国共两党主张实行计划经济,但是认识不一样,国民党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太落后,首先实行计划经济来赶超,经济发展上去以后,再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共产党则认为,中国太落后了,计划经济是比较高的阶段的东西,现在搞市场经济一段时间,计划经济是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衔接的。

国营经济从一开始就是实行计划的,私营企业被逐步纳入计划经济体制。对于私营企业来说,他的发展是很困难的:劳动力市场没有了,物价被限制住了,物料供应也被限制住;但如果企业倒闭了,就有就业问题。共产党最头痛的其实就是民营经济。国营企业里工人都是主人公,他们的劳动干劲很高。;私营企业里面,劳资矛盾很大,共产党要包销产品,提供原料,还要调节劳资矛盾。非常麻烦。

第五,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

在物资极度短缺时代,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通过一化三改,迅速走向计划经济体制。我最近看了一些当年一化三改的纪录片。从1955年开始加速,农业、手工业到高潮,三四个月时间,这个过程就完了。北京开群众大会向毛主席报喜,说我们已经实现社会主义了,这个过程非常之短。当时我最不理解的就是资本家为什么会那么支持?今天回过头想想,私营企业在当时环境下,已经没有办法作为一个正常企业运转了,相当多人抱着甩包袱,然后改变自己成分的目的支持“一化三改”。在一定时期,这个体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1956年到1959年,这四年里面,我们国家生产了较多产品,从基本生活用品,到手表,到汽车,在这个时期我们都能够生产了。

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程

但是国民经济没有实现长期有计划的发展。基层企业缺乏活力,经济总体效率不高,而且这种经济趋于极限,总体上没有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物质需要。特别是一些干部,觉得老百姓生活甚至不如解放前,这是一个极大的心理刺激,也是一个强烈的内疚;虽然有人说,我们之所以不行,因为我们计划经济没有真正执行,但是实际问题上是制定不出合理的计划,因为计划永远没有办法实行有效的资源配置。计划经济体制失败了,经济需要发展,于是出现了新的问题。

中国改革有个很大特点,就是改革有明确的对象,却没有明确的最终目标,改革从一开始,就是针对原来已经被认识到的经济体制弊端。经济体制改革的真正突破表现在与市场相联系的新的所有制出现,一个是包产到户,一个是乡镇企业兴起。后来2000万知青突然全部回城,产生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原有的体制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于是只好办各种大集体,允许个体户出现。最初作为权宜之计,到了1981年后说这不是权宜之计,要进行所有制结构调整。一旦有了新的和市场联系的企业,就要创造市场,市场要素也要发挥作用了。

然后经济特区出现了。它既是对外开放窗户,也是一个实验区。再往后就是双轨制的形成,在原有计划体制之外,由政府主导形成一个完整的市场经济雏形。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在此之后,我们经济体制改革就开始系统推进,而且重点突破。价格改革,国企改革,都是这个阶段开始的。到上了世纪末新世纪初,国家宏观调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逐步进入完善的过程。

三、现阶段深化改革的想法

现阶段深化改革要创造适合国情的体制。

(一)现阶段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现在改革开放的任务不同以往。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跟改革开放初期不一样,所针对的体制也是不一样。我们现在面对主要问题是解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出现的问题。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方方面面都积累了许多问题。总的来说,其他发达国家上百年历程中,逐渐遇到的问题,我们同时遇到了。在解决某一个问题的时候,采取的政策,很可能会加剧另外一个问题。应对金融危机,必须和改革的方向相结合。应对危机的措施,必须有利于我们的长期目标。建国后的建设中,我们看到一个现象,应对危机所采取的临时性措施,经常产生长期效应,最后被固定化,它带来的问题,花十几年时间也解决不了。比如说股市上的法人股问题。我们在采取临时性措施之前,必须对它的长远效果进行评估。

第二,建成一个好的自调整结构。首先得坚持市场经济,计划解决不了发展问题,但是现在实行市场经济,又出现一系列的更加复杂的问题,必须想办法解决。改革开放最重要的任务是创造一个能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大系统。目前结构的一个特点是,需要调整整个大系统,子系统没有自我调整功能。邓小平说,2020年,我们要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体制,现在距2020年还有12年,12年其实是相当短的一个时间。改革开放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政府不堪重负,而社会缺少足够的自制能力。政府部门相互协调很差,在党校、省部级干部高级研讨班讨论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一些现象:第一,这些干部智商都挺高;第二,他们对自己面临的问题也认识的比较清楚;第三,他们面临的,他认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本部门权力能够解决的,需要平衡很多其他部门。我认为改革中最重要的是建成一个比较好的自调整结构,不需要动不动就动大系统。

第三,集权和分权问题。这个问题在国家现代化进程当中一直存在。在建国以前,县以下都是乡村自治,而我们把权力结构一直插到村,社会变化了,利弊需要评估,有问题也需要调整。

另外有一个价值体系问题,这是现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我跟西方学者谈话的时候,他们说他们几代人,小孩听的故事都是一样的,反映最基本价值观。而我的孩子跟我的爸爸听的故事,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这反映了现在价值体系的一个混乱。我觉得中国自己的文化里面,最根深蒂固的是实用主义。这也许有点问题,但是现在也没有必要深挖穷究,而是要考虑怎么样把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此外中国人对西方价值观的理解,中国人是从封建的思想来理解现在西方的价值观。西方价值观里的个人主义,除了个人要挣钱,同时强调要为自己所有的行为负责;而且它的价值观里还有平等这一面的内容,其实它是一个比较均衡的体系。现在我们的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理想之间的矛盾,我认为现在远远没有解决。

(二)符合国情的渐进式改革

最后我想说中国改革要怎么办?就是两点,一是要符合国情,还有一点就是渐进。费正清在解读近现代中国的时候,有一个很好的说法——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都是新和旧混杂一起,他举了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什么在中国最有效率?就是马拉着加了胶皮轱辘大车。只有把中西结合起来,才是在中国最有效率的。所以我想我们在进行制度创新的时候,也需要依据这么一个原则,而且不要想一次到位,现在改革开放遇到的问题,是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如果要快的话,就必须不断更新。现在强调创新国家,我觉得更重要的可能是生活方式的创新。因为生活方式对普通人最有吸引力,美国生活方式现在看来显然不能普及到全人类,中国要想办法创造一个更有吸引力的生活方式。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