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正确看待两个三十年的关系
正确看待两个三十年的关系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这29年同改革开放的关系。
第一,“探索”贯穿于整个六十年。六十年的历史是一个整体,我们要把握历史的连续性和整体性,我们说这二十九年同改革开放新时期紧密相连,这六十年改革开放当中,发展最快、最健康的是改革开放后的六十多年,但是历史不能割断,这三十多年的发展同前二十九年的发展分不开。前面这二十九年我们历经挫折,但是整个看来成绩是主要的,这些成绩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制度的基础和物质的基础,提供了正反经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正面的经验可以继承,有了这些负面教训可供借鉴,我们才有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发展,所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是在深刻反思前29年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创造性的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上了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征程。所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里面有一段话是叫做永远铭记,这段话是说,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段话为我们正确认识前30年和后30多年的关系指明了方向,所以我们真的是要永远铭记。所以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不是对前29年的否定,恰恰是在前29年奠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继承其正确的,改正其错误的,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结果。
第二,正确认识毛与邓的关系。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是在探索的道路上,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前面我们讲了薄老的六个字:始于毛成于邓,很好地概括了建国以后的主线。还有一句话我希望大家记牢,就是党的“十四大”指出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继承与发展这是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二者关系的根本规定。继承说明了它们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发展说明了它们的差异性和阶段性。邓小平理论把毛泽东思想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这阶段的差异是历史使然,对于“始于毛成于邓”,我认为可以归结为三句话:一曰继承,继承毛泽东同志正确的;二曰纠正,纠正毛泽东同志错误的;三曰创造,创造毛泽东同志所没有的。这也体现了把六十多年的历史看作一个整体的想法。
第三,我们党历来在探索中前进,在纠正失误中前进是我们党重要的执政能力之一。就是我们党能够自己纠正失误,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现在有人主张多党制,其中一条理由就是共产党不能自己纠错,而要靠多党制加以监督。我们说需要加以监督这个话没有错,但是说共产党不能自己纠错,这个话错了,我们前面讲了那么多正说明我们共产党有自我纠错的能力,这是我们党重要的执政能力之一。
第四,探索中的失误是前进的先导。我们不是说失误放在那里就可以成为前进的先导,而是说我们只要能正确地总结失误,总结教训,失误就能够成为前进的先导,所以小平同志说,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所以他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就是没有“文革”就不会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一系列正确政策,所以重要的是犯了错误能自己反思、自己纠正。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伟大、光荣、正确不是说不犯错误,要求一个党或者任何一个个人永远不犯错误这是不公道的,也是不可能的,伟大、光荣、正确是说犯了错误能够自己检讨,自己纠正,而自己发现、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这正是一个郑重的、伟大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党的特质。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的一个政党,并且我们党历来是在纠正失误、总结教训中发展壮大的,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深化对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认识,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