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升官经验谈:办事别怕得罪人

大学生“村官”升官经验谈:办事别怕得罪人

编者按

《女大学生‘村官’质疑声中回村修路》、《4名大学生‘村官’入股开超市,村民质疑不务正业》、《大学生‘村官’工作半年当选人大代表遭质疑》……网络上,不乏对大学生“村官”个案的质疑。而在现实中,有一大批有志于农村发展的大学生“村官”走上了村、镇领导岗位。

曾有网友在国内某知名网络社区发帖质疑“大学生当“村官”有多少在暗箱操作”,内容直指一部分大学生“村官”“父辈不是富甲一村,便是身兼一长”。而《中国青年报》记者日前在江苏农村采访时发现,有这样一批大学生“村官”,他们没有“深厚的”家庭背景,没有实力强劲的父辈,却凭借“踏实肯干、能吃苦”的作风把事业干得风风火火,走上了村支书、副镇长等领导岗位。大学生“村官”之所以能“升官”,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农村处事之道”。

中组部去年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08年全面启动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以来,各地共选聘15.9万名大学生“村官”,加上此前部分省区市自行选聘的,目前共有20万名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一线工作。其中进入村“两委”班子的占24.1%,担任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负责人的占12.3%,5916人独立创业,13611人合作创业。

为村民办些实事 哪怕是“通管道”

有时候,具体到某户村民家的某件事儿上,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也能改变大学生“村官”在村民心目中的印象。

刚一走进社区服务中心的大门,宿迁市沭城镇叶庄村村民老李第一眼就认出了那个“物业的小伙子”。他放下手中正要办理的手续,直奔那个令他印象深刻的小伙子,“今天又是你值班啊?怎么样,忙不忙?”

就在一星期前的周六,这个小伙子还提着一支大号的马桶吸子和一套管道疏通工具到他家干过活儿。“又脏又臭的,小伙子人不错,不嫌弃。”老李忙不迭地向身边的社区工作人员推荐这个小伙子,以期“领导”能给他的工作加些分,“服务态度特别好,我家那天全靠他。”

“任镇长,有个件要你看一下。”有人给小伙子递上一份文件,小伙子抱歉地冲老李笑笑。这回老李傻眼了,眼前这个身穿工作服、皮肤黝黑、操着外地口音的小伙子难道是“镇长”?

在这个拥有2.6万常住人口的苏北村庄,大多数村民都像老李一样,很少见到村支书,甚至有人根本连村支书、村长、村会计的名字都叫不全。但很有可能有一天,村民中有人会发现,原来自己曾经享受过的通管道、收垃圾之类的上门服务,就是由沭城镇副镇长、叶庄村村党支部副书记、美好家园社区党支部书记任杰亲自提供。

任杰,贵州遵义人,2007年到叶庄村担任大学生“村官”。工作3年多来,他几乎每天都在村里待着。这也是他给每一名后来的大学生“村官”的忠告,“不要以为你不在村里,村民们会不知道。你能给村民办多少事儿,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你在村里待多少时间。”

只是几件“很小的事情”,就让东台市梁垛镇梁南村的大学生“村官”王袁,从原本村民心目中“普通话很标准的”大学生,变成了“能办事的”“村官”。如今,他的头衔是东台市弶港镇副镇长。

与任杰一样,王袁也不是苏北本地人。在没有任何人脉关系、家庭背景的情况下,他又是凭借什么走上领导岗位的呢?答案依旧是“为村民办些实事”。

这个从小在城市优越环境下长大的苏南小伙子,最常干的事儿就是到村民家里“蹭吃”、“蹭住”,村民关心什么他就去学什么,村民家里农忙缺人手他就去当小工帮个忙。

责任编辑:黄一帆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