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主义笔记本》片段(1915—1916年)

《帝国主义笔记本》片段(1915—1916年)

  
  苏黎世州立图书馆中的
  部分哲学书籍[194]
  (1915年)
  吉德翁·斯皮克尔:《论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特别要对照康德的著作和朗格的《唯物主义史》),8开本,1874年柏林版,IV.W.57K.[注:这是图书编号。——编者注]
  黑格尔:《现象学》(1907年博兰德出版),IV.W.165g.[注:这是图书编号。——编者注]
  ****
  (“苏黎世州立图书馆”)
  (signatur:K.bh.)[注:这是图书编号。——编者注]
  《德国一元论者协会的传单》第3册:阿尔布雷希特·劳《弗·保尔森论恩·海克尔》1907年布拉克韦德第2版(共48页)。
  从费尔巴哈的观点出发,非常尖锐地批评了保尔森。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莫希干人”![195]
  载于1933年《列宁文集》俄文版第22卷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第29卷第359页
  约翰·普伦格博士《马克思和黑格尔》[196]
  1911年蒂宾根版
  (不晚于1916年6月)
  普伦格不能理解“唯物主义”怎样和革命性(他把它叫作“唯心主义”等等)结合起来,并且还因为自己的不理解而发脾气!!!
  这是资产阶级教授们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它的理论基础庸俗化的一个很好的典型!!特此奉告帝国主义经济主义者[197]及其同伙!!
  在那篇自吹自擂的序言(其中尽是我、我、我“读过”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著作)之后,接着就是对黑格尔“学说”的非常肤浅的概述(没有把唯心主义从“思辨”中分出来,抓住的东西非常之少,然而在这一概述中毕竟还是有某些比康德主义等等好的东西)。然后就是对马克思的简直荒诞无稽的“批判”。
  {没有注意到辩证法的理论方面!!}
  责难马克思的“纯意识形态”,因为他把“现实的”无产者理解为阶级的代表。
  {马克思=“意识形态论者”……}
  “一会儿是一个坚决背弃任何唯心主义的叛逆者的粗野语言……一会儿又是一个政治狂热分子的理想要求:这就是卡尔·马克思的实际情况。”(第81—82页)
  “颇为奇怪的是,这位激进的犹太博士毕生仅仅知道一副治疗一切需要治疗的社会状况的万应灵丹,这就是批判和政治斗争。”(第56页)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实际上“不过是一种动人的姿态”,“极端的唯理论学说”,“对社会的彻底唯心的考察”等等,等等……(第83页)
  {马克思!!“不懂得”黑格尔第97页及其他各页}
  “……煽动家的动机……”(第84页)(同上,第86、92页及其他各页)(第115页及其他各页)
  马克思仿照“这种自然科学的经验论”(第88页),“马克思使社会科学自然化”(同上)。
  “……他的<马克思的>道路并不是思想家的道路,而是……自由预言家的道路……”!!!(第94—95页)
  社会主义革命=一种主观愿望,把它硬说成“客观科学认识”,“是一个狂热的幻想家的沦为骗术的幻想”(第110页)。
  “……在马克思那里……激进的自由使徒的激烈意志占支配地位……”(第111页)
  马克思“煽起一切仇恨本能……”(第115页)
  “马克思主义……变成了抽象否定的、狂热的激情的伦理学……”(正如黑格尔所谓的伊斯兰教)(第120页)
  ……马克思的“狂热的气质”(及其“发热的头脑”),——这就是实质所在(第120页)。
  如此等等。庸人的信口雌黄!
  这段话是从哪里引来的?作者没有说。
  “没有革命,社会主义就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需要这种政治行动,因为它需要破坏和崩溃。但是,在它的有机活动开始的地方,在它的自身目的暴露它的灵魂的地方,社会主义就抛开政治外壳。”
  ——普伦格引了这段话,没有指明出处,接着他又说:“当然,整个马克思主义就是脱落下来的‘政治外壳’。”(第129页)
  且看普伦格是怎样发现“矛盾”的:他说马克思在《莱菌报》[198]上写道:“‘正是那个用工业的巨手来建筑铁路的精神,也在哲学家的头脑中建立起哲学体系。’(第143页)而后这些生产资料从创造它们的精神中解放出来,并用至上的权力从自己方面去决定精神。”
  普伦格对剩余价值理论进行批判的一个典型例子:
  “它用粗暴的夸张手法异常鲜明地强调了资本主义的那种残酷的事实:对利润的追求使得工资下降,劳动条件恶化。但同时它犯了根本的毛病,即在术语的掩饰下使概念二重化……”(第157页)
  “……由于煽动的需要,煽动性的剩余价值理论在整个体系中占着最显著的地位……”(第164页)
  “……马克思是19世纪的革命的犹太人,他为了自己的目的而把剽窃来的那件我们伟大哲学的服装重新剪裁了一番。”(第171页)这位普伦格是十足的庸人,他这本书的科学价值等于零。
  载于1933年《列宁文集》俄文版第22卷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第29卷第360—362页
  注释:
  [194]  《苏黎世州立图书馆中的部分哲学书籍》札记写在关于帝国主义的第1本
  笔记(笔记“α”)中,写于1915年。——351。
  [195]  “莫希干人”一语出自美国作家詹·菲·库柏的小说《最后一个莫希干人》。小说描写北美印第安土著中的莫希干人在欧洲殖民主义者奴役和欺骗下最终灭绝的故事。此处的“莫希干人”是最后代表的意思。——352。
  [196]  关于约·普伦格《马克思和黑格尔》(1911年)一书的札记写在关于帝国主义的第2本笔记(笔记“β”)中,写作时间不晚于1916年6月;奥·鲍威尔关于此书的书评,列宁是在1913年阅读的(见本卷第331页)。——353。
  [197]  帝国主义经济主义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一些国家的社会民主党内出现的一种机会主义派别。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是尼·伊·布哈林、格·列·皮达可夫和叶·波·博什。1915年春,布哈林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国外支部代表会议上提出一个关于无产阶级的任务和策略的提纲。1915年11月,布哈林和皮达可夫等人又在斯德哥尔摩向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提出了《论民族自决权口号》这一提纲。在这些文件里,他们反对民族自决权,反对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纲领中为争取民主改革而斗争的全部最低纲领。他们认为,帝国主义既然否定民主,民主在帝国主义条件下就是不能实现的,谈论权利(即民主)是无用的,能够同帝国主义战争相抗衡的只有社会主义,在党的最低纲领中提民主口号就是一种欺骗和幻想。从否认政治斗争这一点来说,这种思想观点和历史上的经济主义相似,所以列宁把它称为“帝国主义经济主义”。列宁在《论正在产生的“帝国主义经济主义”倾向》、《对彼·基辅斯基(尤·皮达可夫)<无产阶级和金融资本时代的“民族自决权”>一文的回答》和《论面目全非的马克思主义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这3篇著作(见《列宁全集》第2版第28卷第98—107、108—114、115—170页)中对帝国主义经济主义作了详细的分析和批判。——353。
  [198]  《莱茵报》即《莱茵政治、商业和工业日报》(《Rheinische Zeitung fürPolitik,Handel und Gewerbe》),是对普鲁士专制政体怀有反对情绪的莱茵省资产阶级人士创办的报纸,1842年1月1日—1843年3月31日在科隆出版。马克思从1842年4月起为该报撰稿,同年10月任该报编辑。在马克思担任编辑后,该报日益明显地具有革命民主主义的性质。1843年1月19日,普鲁士政府决定于1843年4月1日封闭《莱茵报》,而在此以前则对它实行特别严格的检查。鉴于该报股东企图使报纸采取温和态度,以取得政府的宽容,马克思于1843年3月17日声明退出该报编辑部。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