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创造的GDP中只有三分之一是老百姓消费,这个比例比美国低一半,美国是78%我们是34%,原因就是高收入的人该买的都买了,增加收入以后消费意向也比较低,低收入的人想买又没有钱,所以要通过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形成一个橄榄性的收入分配结构,特别是重点提高农民的收入,通过居民消费率的提高,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如果我们能够在“十二五”期间使居民消费率提高10个百分点,由现在的34%提高到44%,就意味着每年将有一、两万亿商品由过去用于投资,现在转过来让老百姓消费,我们提出以人为本,提出要执政为民,提高了居民消费率,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好处,是对执政理念的最好落实。
转变发展方式必须在明年有所突破
以金融改革为整个改革的突破口
《21世纪》:对于明年的改革,有哪些领域值得期待?
郑新立: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最近讨论明年的改革问题,大家集中认为,明年应当把深入金融体制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整个改革的突破口,金融体系的改革要综合配套推进,从7个方面同时推进金融体制的改革。
第一就是放宽民间资金对金融产业的准入,落实国务院去年13号文提出的允许民间资金发起设立个人股份制的小型金融机构,包括存在银行贷款公司和资金合作社等等,这样就可以让民间借贷浮出水面,使它规范化、法制化,人人可以通过合法的金融机构获得利率较低的贷款,那么高利贷就无影无踪了,今年上半年一些地区高利贷泛滥,温州地区贷款利率平均达25%,这是金融体制改革滞后的结果,一些国有商业银行、国有企业甚至也参与到高利贷中。
第二项改革就是应当推进利率的市场化,通过竞争来降低利率,谁的利率低我就借谁的资金。
第三项改革就是建立地区性的金融监管机构,把这些小型金融机构监管的责任,交给地区的政府,在业务上接受国家银监会的指导。
第四项就是要建立健全存款保险公司和贷款担保公司,用市场机制来化解金融风险。
第五项就是实行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证券化的实践,现在商业银行业务比较单一,贷款规模要扩大,就不得不通过扩大资本金的方式来降低自有资金的比例,这对银行增强国际竞争力是不利的,本来在金融危机前就进行这方面的试点,金融危机一来,试点就停下来了。我们还要进行中长期贷款的证券化,把部分中长期贷款放在市场上,可以回收资金,银行能够扩大贷款规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