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新立:宏观调控顺序改变源自实际需要(4)

郑新立:宏观调控顺序改变源自实际需要(4)

第六项就是改革外汇管理和使用机制,现在外汇这么多,就是商业银行外汇贷款积极性还没有调动起来,现在的制度是商业银行到央行的外汇市场上,用人民币购汇,然后再给走出去的企业提供外汇贷款,等于把汇率风险推给了商业银行,因为人民币长期还是看涨,虽然最近降了,所以商业银行不愿意一次性大量购买外汇提供贷款。现在提出很多解决的问题的办法,可以把多余的外汇用出去。

第七项改革就是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现在股票市场在资本市场占百分之七十几的比例,发达国家在资本市场中债券市场占到了百分之七十,股票市场占到了二三十,我们的债券市场刚刚起步,特别是鼓励经营较好的企业发行债券,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金融体制要同步推进七大改革,使资金活力调动起来,提高资金的周转率,发挥对经济增长。

《21世纪》:按照改革排序,接下来哪些领域的改革是要加紧推进的?

郑新立:第二位的改革就是城乡一体化改革,包括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社会管理一体化,而且最重要的是要素市场一体化,各类生产要素要在城乡之间双向自由流动,现在好多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还是受阻。

比如城里人购买住房可以卖,但是农自己的宅基地、承包土地的用益物权都还没有得到落实,农民的宅基地和承包土地的用益物权还不能转化为他们财产型收入,这是农民收入比城里收入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最近重庆进行了改革,农民可以用宅基地盖房子,向城里人出售,同时城市与村庄土地增减挂钩,由国家土地局丈量,在适宜范围内占补平衡,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厉以宁带队专门到重庆去做了调查,最后调研报告题目就是:要让农民拥有财产型收入,才能够使农民比较快的富裕起来。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所以只要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能够双向自由流动,就可以把潜藏在农村巨大的潜力释放出来,支持未来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现在有人说中国的劳动力无限供给已经结束了,我觉得这个话说的太早,因为中国农村还有7亿人口。从事农业劳动是农民收入水平低、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最根本原因,要缩小城乡差距,就要减少农民,加快向二三产业转移。

现在还要改变土地财政推高房价的机制,地方房价越高土地出让金越多,收入越多地方政府可用于建设的资金就越多,形成了推高房价的机制,现在要改变这种土地财政,改变整个税制,为地方政府提供稳定税源,比如物业税。

我们将来城市化还是多发展中小城市,中小城市要通过发展产业提供就业,在中小城市的如果收入比较高,生活环境也比较好,大家就不会涌到大城市去了,我们要通过产业的调整,布局的调整吸引那些企业更多地到中小城市去投资。

责任编辑:杨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