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高速粗放增长 定位长期不明

中国电影高速粗放增长 定位长期不明

中国电影多样化格局初步形成,但高速粗放增长的繁荣景象不能遮蔽电影产业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电影遭遇了一次集体失败:1994年,美国大片开始以分账发行的方式被引进,《亡命天涯》、《真实的谎言》、《阿甘正传》、《狮子王》等影片震撼并吸引了当时的中国观众。据统计,1997—1999年,美国分账影片共计在我国创造了约14.5亿元的票房收入;仅1998年美国分账影片全国票房就高达7.85亿元,占当年票房收入的一半多。国产电影票房收入市场份额一度跌至10%左右,陷入了生死边缘。同时,国产电影产量也明显减少,1997年仅为88部,比上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的平均年产量低约30%。2001年12月11日,中国政府正式签字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改革势在必行”也成为所有电影人的共识。众所周知,中国电影定位长期不明确,事业与产业之争由来已久,而观念、体制、政策上也处于矛盾和游移之中。因此,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电影改革是局部的、机制性的,而不是全局的、体制性的。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并置,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电影“作为可经营的文化产业”成为电影业界的共识,政府主管部门确定并实施了电影全面产业化改革,在制片、发行、放映经营以及外资、港资准入方面出台了系列、配套、协调的政策措施,成功地应对了加入WTO中国电影面临的种种难题和风险,直接促成了2003—2011年中国电影连续25%到40%的大幅度增长,远远超过同时期国民经济的增长幅度。

在中国电影全面产业化的改革推进中,民营资本及其他社会资本以及大量北上的香港电影人,在制片、发行、影院改造等各领域成为中国电影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新兴力量,并在中国电影产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民营电影企业和民营资本的推动下,中国电影的多样化、多元化发展局面初步形成。与此同时,2001年院线制改革及其实施作为推进中国电影产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彻底改变了电影市场环境,促进了电影资源的流动性,有效扩大了电影市场规模,促成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格局和市场体系的形成,为电影行业的整体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终端基础。

2010年,年度票房超过亿元的院线达到20条,占注册院线的52.63%;年度票房超过10亿元的院线有3条,一条院线的年度票房收益就超越了2003年全国的年度总票房。但是,院线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缺乏特色院线、差异化院线。因此,2010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跨区域规模院线、特色院线和数字院线”。

到目前为止,中国电影作为现代化文化产业的基本业态、基本形态、基本格局初步形成,与国内市场相适应的多类型、多品种、多样化也初现端倪。但是,高速粗放增长的繁荣景象不能遮掩电影产业和电影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结构性矛盾和问题。

 

责任编辑:杨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