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在美国的晚年生活(2)

宋美龄在美国的晚年生活(2)

宋美龄住进纽约曼哈顿“葛莱西”高层公寓以后,一位美国记者曾对她在高层公寓的生活状况作过如下描述:“据知情者称,宋美龄在葛莱西公寓里的生活十分平静,她还像在蝗虫谷居住时一样,每天都以读经、祷告、看书、看报为主要生活内容,有时还会见从台湾来的客人,但谈话的时间一般不长,近几年她的话明显渐少,有时用英语与人交谈,有时她会对客人讲上海话。还有的时候她喜欢由侍卫和护士陪同去曼哈顿附近的教堂做礼拜,但是她必须要坐在轮椅上,而且一般在无人的时候她会来,避免与陌生人交流,更讨厌新闻记者。晚上她在床上读书时,不知何时就睡着了。她的眼力还算好,据说订了几份美国的英文报纸。只是听力大不如从前了,她与老朋友会面时有时只能用笔谈,脑袋也还灵活。有时候身边人为了让她快活,便与老夫人打麻将。据说她在牌桌上还能捉得到谁在偷牌。让身边人担心的是宋美龄有时会在她的卧室跌跤,因此孔令仪力劝她使用手杖,但她不服老,不喜欢用‘第三只脚走路’……”

宋美龄在“葛莱西”高层公寓居住的十几年中,还有几件值得记上一笔的事情。1996年对于宋美龄来说,是个阴云笼罩的日子。3月12日是她的99岁大寿,宋美龄仍然还像往年那样,当寿辰之期到来之时,住在旧金山的孙子蒋孝勇,仍然还会像往年一样带着他的一家人前来祝寿,可是今年不同,她意外发现蒋孝勇竟然破例地没有出现在她的楼下客厅里,这是极为少见的情况。前来为她祝寿的却是孙媳妇蒋方智怡和两个孩子。经询问才知道蒋孝勇已经染患喉癌,正在台湾荣民总医院治病。这让宋美龄的心情大为不快。

因为她知道此前已经有两个孙子蒋孝文、蒋孝武英年早逝了。由于心情苦闷,宋美龄在寿宴不久曾要求两个警卫和一个女侍陪着,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曼哈顿花园大道不远的埃切斯诺公园的林荫路上。这里尽管与住处很近,但宋美龄还是第一次光临。为避免引起外界注意,她特别关照身边人要选在闭园前去公园里转一转。因为自春天以来,她的心绪过于憋闷。为排遣心中的积火,宋美龄才有了这次到公园里透透气的机会。宋美龄惘然地坐在轮椅上,游移的目光从那些盛开的白色喇叭花上掠过。平时喜欢以养花为乐的老夫人,如今再没有心思观赏公园中那姹紫嫣红的花花草草。她心里想的就是蒋孝勇的病。

所幸的是,不久宋美龄就在“葛莱西”公寓收到了蒋孝勇从台北寄来的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宋美龄:“祖母大人,您在纽约吩咐的事情,目前我在台湾正加紧进行中。……”宋美龄当然理解蒋孝勇在病中这句话的全部含意,他是指“二蒋”向大陆移灵之事。一年前当蒋孝勇来纽约给她祝寿的时候,宋美龄曾经向他流露过有一天把蒋介石和蒋经国两人灵柩移往祖国大陆安葬的意思。在接到蒋孝勇的来信之后,宋美龄也感到几分不安。她当然寄希望于蒋孝勇和蒋纬国叔侄能在台湾妥善地办好“二蒋”移灵大陆之事,但她又预感到自己的希望极可能因蒋孝勇的突然患病而化成泡影。尽管此后不久,在台湾的蒋孝勇又让妻子蒋方智怡给宋美龄捎来信息:蒋孝勇一定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全力促成“二蒋”向大陆的移灵成功。可是,宋美龄仍然不抱更大的希望,因为她知道现在的台湾早已经不再是从前的蒋家天下了。

让宋美龄欣慰的一件事是,她和蒋介石钟爱的孙子蒋孝勇,就在这一年的夏天,作为蒋家第一人,将亲赴祖国大陆。名义上蒋孝勇虽然是去北京诊断疾病,而其大陆之行的实际意义当然远不止于此。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显然与“二蒋移灵”有关。

7月22日,在美国纽约的宋美龄获悉蒋孝勇一家即将进入大陆的当天,同时她又在“葛莱西”公寓中得知了国民党中央拟为两位蒋“总统”组成一个“奉安研究小组”的决议。此前宋美龄在美国已经得到台湾发给她的确切信息,国民党中常会特别为蒋纬国的提案开会讨论。多数中常委认为把蒋介石和蒋经国的遗陵移迁大陆一事,目前并无急迫性。都认为最恰当的时间,应在两岸统一以后才能进行。李登辉还主张让秘书长尽快向蒋家家属转达中常会的意见。宋美龄听到台北传来的这一消息,心里充满了失望,因为她心里的一个夙愿自此显然将要胎死腹中了。

虽然,宋美龄为上述两件事所困扰,不过有时也会有好消息传来。这一年夏天,蒋孝文的女儿蒋友梅在英国伦敦结婚了,这是蒋家第四代人的第一次隆重婚礼。

1996年6月6日,伦敦是个没有浓雾的好天气。就在蒋友梅和马理伦·逸恩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举行婚礼的时刻,主婚者当众宣读蒋夫人宋美龄给重孙女写来的一封贺信。尽管宋美龄不可能亲自到场祝贺,可是她在贺信中说:“欣闻友梅与马理伦在英举行婚礼,我甚感高兴。因为这不仅是友梅和马理伦的喜事,亦是蒋氏家族的大喜之事。我为看到这一喜事的到来而高兴!但愿上帝再次降福给你们!……”

就在蒋友梅婚礼的次日,英国、法国、美国、西班牙、台湾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报刊上,都以显著版面刊载蒋友梅喜披婚纱的新闻照片。宋美龄坐在纽约曼哈顿豪宅的十楼上,看到《 欧洲日报 》上刊载女记者钟云兰发自伦敦的专访,题目是:《 蒋家第四代蒋友梅在英国成婚 》。

宋美龄为在忧郁中获得这样的好信息而感到慰藉。

也是在这一年,宋美龄有过一次半公开的活动,那就是她乘轮椅走出了封闭式的高层住宅,出席了一次大都会的展览。尽管名义上是出席一次“中华奇观”的预展,但她的用意还不在于观看那些来自台湾的展品,她是想借机脱离孤寂的独处环境,到大庭广众中去散散心。当然,由于宋美龄在美国的知名度和她多年不轻易露面的特殊情况,她在大都会博物馆的突然出现,必然激起当地公众的普遍注目。当地媒体闻讯纷至沓来,给这位99岁老夫人当场拍下许多照片。这是她来到美国多年以来在公众场合的第一次露面。尽管如此,可宋美龄的心情仍然快活不起来。因为她心里还惦记着正在台湾治病的蒋孝勇,不知他的吉凶祸福。不过,就在这一年的年终岁尾,蒋孝勇英年早逝的噩耗终于还是从台湾传来了,尽管这一不幸的消息是许久以后才由秘书转告给她的,但是,蒋孝勇的病逝对晚年受尽亲人病逝频繁打击的宋美龄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