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啥提倡农业合作化?(6)

毛泽东为啥提倡农业合作化?(6)

四、推动农业合作化与社会主义工业化相结合,促进“两条腿走路”

笔者:毛泽东当年大力推行农业合作化,在战略思想上是如何把握或推动农业合作化和工业化的关系呢?

陶老:关于农业合作化和工业化的关系,1953年薄一波在宣讲过渡时期总路线时,传达过毛主席这个战略思考,言简意赅。毛主席说:

过渡时期做什么事?两件事:工业化、集体化。什么叫工业化,就是说工业的比重要大于农业。现在中国工业的比重是很可怜的。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汽车都不能造。〔七届〕二中全会决议上讲,近代工业占10%左右,去年国家统计局〔统计已〕占28%。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是43%,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是70%,我们要工业化,必须在50%以上至70%。而要工业化,没有重工业是不行的。重心是重工业,但不能放松轻工业。没有重工业,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国家的真正独立。到国家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头一二年,要开始出拖拉机,年产一万五千万辆。参见陶鲁笳《1953年9月27日薄一波宣传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记录笔记。

毛主席在1953年6月政治局会议上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农业唯一的道路。发展互助合作运动,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这是党在农村中工作的中心。通过农业合作化,逐步建立农业中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限制和消灭农村中的资本主义,在这个基础上增加农业生产,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只有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才能巩固工农联盟。农业支援工业,促进工业化;工业支援农业,帮助农业合作化。这就是过渡时期工农联盟新的经济基础。手工业的情况也是这样。到了1955年,毛主席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离不开农业合作化的思想更加明确丰富。毛主席在《农业合作化报告》第七部分中专门谈到这个问题:

这些同志不知道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不能离开农业合作化而孤立地进行的。什么原因呢?

首先,大家知道,我国的商品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生产水平,现在是很低的,而国家对于这些物资的需要却是一年一年地增大,这是一个尖锐的矛盾。如果我们不能在大约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内基本上解决农业合作化的问题,农业就不可能由使用畜力农具的小规模的经营跃进到使用机器的大规模的经营……

其次,我们的一些同志也没有把这样两件事联系起来想一想,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一个最重要的部门——重工业,它的拖拉机生产、它的其他农业机器的生产、它的化肥生产、它的供农业使用的现代运输工具的生产、它的供农业使用的煤油和电力的生产等等,所有这些,只有农业已经形成了合作社的大规模经营的基础上才有使用的可能,或者才能大量地使用。我们现在不但正在进行关于社会制度方面的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革命,而且正在进行技术方面的由手工业生产到大规模现代化机器生产的革命,而这两种革命是结合在一起的。在农业方面,在我国的条件下(在资本主义国家内是使农业资本主义化),则必须先有合作化,然后才能使用大机器。由此可见,我们对于工业和农业、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农业改造这样两件事,决不可以分割起来和互相孤立起来去看,决不可以只强调一方面,减弱另一方面……

其次,我们的一些同志也没有把这样两件事情联系起来想一想,即:为了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农业技术改造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要从农业方面积累,这除了直接的农业税以外,就是发展为农民所需要的大量生活资料的轻工业生产,拿这些东西去同农民的商品粮食和轻工业原料相交换,既满足了农民和国家两方面的物资需要,又为国家积累了资金。而轻工业的大规模的发展不但需要重工业的发展,也需要农业的发展。因为大规模的轻工业的发展,不是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所能实现的,有待于大规模的农业,而在我国就是社会主义的合作化农业。因为只有这种农业,才能够使农民有比较现在不知大到多少倍的购买力。参见《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5册,第248—250页。

毛主席当年讲得深刻全面,具有前瞻性。他强调了我国不能像资本主义国家那样,以农业资本主义化实现大农业,我们和资本主义国家自然条件有很大的不同。美国及西方国家的人均可耕地、人均水资源都比我们大得多。根据我们国情,只有通过农业合作化实现集体农业,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这不是仅仅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而是根据我国国情的客观和长远的分析。只有实现农业合作化,我国农业和重工业、轻工业之间才会产生良性的商品交换、资金积累以及产生源源不断的内需购买力,形成一个工农业良性循环,工农联盟不断加强。农业合作化使一切发展都建立在集体所有制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集体所有制农业发展了,必然促进社会主义公有制大工业和集体所有制工商业、手工业发展,构筑我国国民经济向维护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方向发展,促使私营企业、个体农民渐渐“和平”地退出了历史舞台。“一五”期间,我们大型主干工厂纷纷建立,三大改造顺利完成,工农联盟进一步巩固,都证实了农业合作化可以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1958年毛主席在《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谈话》中,结合苏联的教训,对我国合作化后农业与重工业的关系又作了新的探索。毛主席说:

他们〔指苏联——笔者注〕的计划反映客观规律的要求,究竟达到了什么程度?这个问题值得研究。如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关系,农业问题,未完全反映。他就吃了这个亏。为什么他们不两条腿走路?为什么他们的工农业关系、轻重工业关系一直没有处理好?他们对发展重工业过分强调,对发展轻工业和农业一向不重视,直到现在,他们的商品供应还很紧张,使人民不能从建设中看到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的结合。这是一条腿走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手扶拐杖,比较偏颇。重工业内部的关系,他们说钢是基础,机器是心脏,煤是粮食,把这些平列起来,没有找到矛盾的主要方面,没有群众,没有政治,只讲技术,只要专,又是一条腿。我们现在的提法是: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前提下,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以及其他几个同时并举,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我们又提出,工业内部,以钢为纲,农业内部,以粮为纲;其他按比例发展毛泽东:《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谈话》,转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第12—13、14页。。

农业合作化是我国社会主义万丈高楼的基础。毛主席曾有一个很有名的比喻,我们国民经济有两个拳头,一个屁股。基础工业是一个拳头,国防工业是一个拳头,农业是屁股。讲得非常形象和深刻。这个通俗形象的比喻,对农业合作化、社会主义工业化、工农业相互关系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一个提纲挈领的高度概括。值得我们永远牢记和深思。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屁股坐不稳了,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