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裁总统马科斯的腐败“闻名世界”,执政20年,其家族和手下转移到国外的财产多达200亿美元。埃斯特拉达出身“草根明星”,贪污受贿也有上千万美元。而阿罗约夫人执政9年,除了涉嫌上述两案,还有3起贪污案件在司法部备案:怡朗市机场出售案、海外菲律宾劳工福利金挪用案和农业部肥料基金弊案。她的丈夫和长子也被控“手脚不净”。此外,2009年马京达瑙省屠杀事件中57名遇害人的家属,在2011年11月22日起诉阿罗约夫人向屠杀嫌疑人提供武器装备和支持,寻求34.5万美元的赔偿。
即便是被称为“菲律宾民主之母”的阿基诺夫人,后来几届政府也动辄翻出她在土改中偏袒家族的“前科”;声望很高的拉莫斯,也曾多次被翻出马科斯时代任参谋长时的“军管”老账。
然而,虽然遭到“清算”,菲律宾的前任总统以及其他政客,却常常“风光依然”。
马科斯流亡海外,姑且不说。他的妻子伊梅尔达虽然背负数百项贪腐罪名,却从未在监狱待过一天。不仅如此,伊梅尔达早已“东山再起”,现在已在国会履行众议员的第二个任期,且时常炫耀自己超级昂贵的鞋子和珠宝。她的儿子是参议员,女儿正在担任省长。埃斯特拉达被判终生监禁,算是声誉扫地,然而,2010年,他居然也能纠集一班人马参加总统大选,且获得“亚军”。他的两个儿子也都活跃政坛,分别是参、众议员,妻子则曾经是参议员。阿罗约夫人也不例外,家族中如今占据4个众院议席位,其中两个儿子各占一个,她本人也“屈就”众议员一职。
媒体还发现,除了拉莫斯总统任期内两名国会议员分别因军火走私和强奸幼女获罪服刑外,没有一名政客在被法院判决后真正受到牢狱惩罚。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政客虽被“清算”,“盘”还在,即他们所依附的家族及家庭联盟还依然在政坛发挥影响。而当权者所谓的“反腐败”,一方面是迎合民众的“期盼已久之心”,做一种政治表态,另一方面,更是出于利益集团斗争的需要,即执政者要在任内为附庸在其政治家族之上的人谋取利益,需要打破前任构筑的权力结构。
由是,政治家族引出了家族政治。家族政治是菲律宾腐败的最主要原因。这个国家普遍存在的腐败,主要根源就在于家族势力与地方势力、政府与财团之间的相互勾连。
菲律宾政治文化的最大特点是庇护制度,社会风气至今仍如以前的部落社会,仍然残留着“酋长与奴隶”的思想,而且并非只存在于偏远地区。也可以说,菲律宾的社会结构至今仍然是封建式的,家族势力强大。这种政治文化,导致了家族利益或团体的利益,远远高于国家利益。
近代以来,菲律宾基本上一直被160多个政治家族控制着。许多国会议员都有大片土地。菲律宾阿特尼奥大学教授贝尼托•林有个统计,称3/4的菲律宾国会议员来自世袭的政治家族。因此,尽管国会多次出台反腐败法令,每隔几年就设置或调整一些肃贪机构,但成效不彰。
菲律宾的地方政权更是被各地的政治家族把持。虽然菲律宾宪法规定,众议员,以及省长、市长等地方官员每3年选举一次,连任不能超过3届,但3年后仍可再竞选众议员和省长、市长。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怪事,年迈的省长把职务通过“民主选举”传给长子,长子省长任满9年后,让弟弟、妹妹或妻子暂时顶替一下,自己改行竞选众议员之类的公职。下次选举,家族内部再进行权力分配,然后堂皇地通过选举转换政治角色。因此,地方最高公职基本上在政治家族内部循环,家族势力牢牢控制着地方政权。马京达瑙省就由安帕图安家族通过“民主选举”牢牢把持,老安帕图安三度当选省长,他的儿子、孙子和亲戚垄断了省一级及全省22名市、镇长职位中的14个首席职位,其中包括正副省长。可见,地方的管理已非常接近家族统治。在菲律宾封建式的社会结构中,政治家族假借民主以及选举把持权力,从而使行政系统也不得不寻求把持了权力的政治家族的庇护,于是,庇护制度弥漫社会,导致国家权力被家族化、集团化,国家原则成了家族原则的放大。最终,家族势力通过对政治的控制,将各种经济特权给予自己的家族以及追随者、支持者,腐败便不可避免地在菲律宾大行其道,从政府腐败到社会腐败,从高层到基层。
政治世袭催生的腐败社会
腐败在菲律宾终于泛滥成灾,并且几乎是公开的。国家管理的大小环节都可以用腐败手段打通,各种各样的官方许可,都能用行贿得到。
警察的腐败程度可以观察一个国家的腐败程度。不幸得很,菲律宾警察的腐败闻名遐迩,警察甚至被称为是“穿着制服的流氓”。
首都马尼拉被称为亚洲“绑架之都”。2009年,菲律宾记录在案的绑架高达138起。中国人有锥心之痛的便是2010年警官罗兰多•门多萨劫持香港游客而警方处置不当造成数十人死伤事件。
门多萨曾被选为“菲律宾十大杰出青年警察”,共获得国家颁发的17枚荣誉勋章,最后升迁为马尼拉警区高级督察。然而,就是这样一名“模范警察”,却早就“犯事”。2008年,他被控敲诈勒索一名普通市民。那年4月9日,25岁的厨师克里斯蒂安•卡劳在停车时被门多萨率领的4人巡警小组拦下,指控他违章停车、无照驾驶、吸毒,并当场勒索3000比索(约合450元人民币)。克里斯蒂安拒绝交钱,他便被带到巡警总部的停车场。警察将其绑住,并迫使其吞下毒品。这样,“吸毒犯罪”就“证据确凿”,最终,克里斯蒂安交出了2万比索赎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