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趋向是求同 共同价值才最有价值(3)

文明的趋向是求同 共同价值才最有价值(3)

那么,谁最可能,最有希望?

我们民族。第一,我们有五千年文化史,三千年文明史,而且从未中断。我们的文化和文明,堪称“源远流长”,确实“博大精深”,正可“厚积薄发”。第二,中华民族,原本就是多民族的集合体。在历史上,也曾多次接受异质文明和异族文化的输血,比如“西学东渐”,比如“佛教南来”,还有所谓“五胡乱华”。中华文明内涵丰富,异彩纷呈,全因“厚德载物,有容乃大”,而且“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这是我们的一个优良传统。第三,在过去的将近两个世纪,主要是我们在向西方学习。我们“千万里追寻”,他们“并不在意”。这种不对等对话的结果,是“很在意”的我们,比“不在意”的他们,反倒更了解人类文明的全貌。综观全局者胜,这是我们的优势。

剩下的问题,就是对共同价值的深刻把握。在这方面,中西方互不相让,各自表述。西方坚持自己的观念,并说那就是“普世价值”。我们则强调“中国特色”和“中国国情”,更看重的是“特殊性”而非“普遍性”。这就与共同价值都有距离,只不过各有远近。真正达成共识,由《千万次地问》变成《同一首歌》,也许还须假以时日。但可以肯定,只有真到那一天,我们中国人的“文化航母”,才会乘风破浪,驶向公海。那将是一个广阔的天地,那将是一个美好的前景。

责任编辑:焦杨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