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李建国:拓展国际视野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本稿未经报告人审核。作者观点不代表宣讲家网立场。未经宣讲家网站同意,请勿转载。)

提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报告人分别从中西文化比较、文化发展规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以及自强几个方面对全会的这一主题展开具体论述。在全球思想文化大交流、大碰撞的时代背景下,理解中央这一重大战略举措,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定要树立国际化视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同时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学习吸纳国外的先进文化。

非常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交流六中全会精神,咱们的课程设置是学习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我再加一个副标题就是拓展国际化视野。我今天主要讲的是中西文化比较,看看国外搞当代文化建设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和有用的经验,能够对我们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人文北京有所启示。

为什么我们要拓展全球化视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提出建设文化强国是有针对性的。当今中国经济总量处于世界第二,军事上许多指标居于世界第三,世界各国相当关注中国的发展。从20世纪历史来看,当世界第二的国家,比如说前苏联,被搞垮了,经济上第二的日本,也被搞垮了。现在外国认为中国的发展是一个威胁,许多国家特别是美国想对中国采取一些措施。所以说,世界第二其实不好当,不好做,面临许多威胁,尤其是在文化安全方面。第二个就是国情和党情迫切需要我们推动文化发展和繁荣。现在六中全会提出“两个时期”,一个是“关键时期”,还有一个是“攻坚时期”,这两个时期凸显了当前发展文化产业对于我们改革经济发展方式,丰富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重大意义。北京的市情也决定了文化在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北京有三大定位,关于文化方面的:一个是“世界城市”,二个是“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文化中心”,还有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北京作为首都是全世界看中国的一个窗口,历史文化积淀非常深厚,人才资源优势也非常丰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居于全国首位,文化创意产业也是当仁不让的领跑全国,从各个方面来看北京都有条件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过程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发挥一个表率作用。但是,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北京是全国文化中心是历史形成的,我们不能由此自我陶醉,自我满足,认为我们成为今天的文化中心就理所当然,自然而然的。首都文化发展繁荣不但要靠文化遗产老本,还要靠新时期的文化建设和积累。北京在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建设方面有自己的软肋。第一,2010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但它有一个特点,粗犷,分散,雷同,缺少旗舰型的、品牌型的企业,缺少高科技的产业;第二,北京作为中国的网络之都,聚集了全国90%以上的重点网站,在网络管理和对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工作上还有待加强;第三,北京是全国文艺院团的大本营,是文化人才聚集的地方,但文艺创作还不够,缺少一批在全国、全球有影响的人物。从朝阳来看,它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有一个优越的优势。从区情来看它是18个区中最大的一个,现在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外资总部和新闻媒体最为集中的一个区。2011年,朝阳区的文化工作强调了十个方面的举措,其中就包括文化设施建设、提升文化底蕴、整合文化资源、加强文化交流等等。朝阳区还要组建朝阳的国学院,以国学、民俗、养生、旅游为主题的书院,推动国学的文化交流。

今天的讲座,我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一是中西方文化不同特点比较,在这个基础上谈我们为什么要推动文化发展,从文化自觉角度看,文化有什么样的重要地位;二是文化有什么样的规律,我们有什么样的文化责任,从文化自觉上看怎样推动当代文化发展;三是文化自信,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我们拥有的文化资源,在此基础上应该怎么做;四是我们国家文化建设最终要有什么样的目标。

第一个方面我简单地对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特点做一些讲解。在此,我想强调两点:一是中西方文化实际上指的是什么?指的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和近代西方文化的比较;二是树立国际化视野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我们今天讲的重点是从民族差异的角度来看西方文化有什么特点,中国文化有什么特点,中西方文化有什么不同。第一是思维方面。中国文化注重整体经验,而西方文化分析实证剖析较多,这是中国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特点。这样一个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的发展。第二是取向方面。中国文化注重群体社会和谐,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西方文化注重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重竞争,与自然的关系主张征服自然。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强调群体意识、社会意识,个人利益应该服从群体的利益,社会整体的利益,只有整个社会发展了个人才能得到最大利益。在一个集体中一个人要取得成就就会被视为集体的成就,集体感到光荣。中国文化推崇的是一种高尚的,无私奉献的情操,主动关心别人,给人以关怀,在中国文化里面是一种美德。正是这种价值取向造成了中国在个人竞争意识上拼搏意识上不强,而且有依赖性、依附性。西方认为,个人是社会的基点,有个人才有社会整体,个人是高于社会整体的,西方这种价值取向决定了西方人不习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不过问他人的事,甚至把主动帮助别人,接受别人的帮助看作是一种令人难堪的事。因此,西方提倡个性,越表现自己的个性越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西方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意识非常强,他们都是靠竞争取得自己的利益,实现自己的价值。第三是伦理道德方面。中国文化注重谦虚谨慎,不偏不倚,而西方文化注重个人放任、创新发展。在中国文化中,个人取得成就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提倡谦虚谨慎,反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这样一种态度。而这种谦虚,西方人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也否定了赞赏者的鉴赏力。在资本主义的竞争中是绝对行不通的。第四是人际关系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守成”,担心创新是危险的,行言做事总是瞻前顾后,喜欢维持现状,保持一种和谐。西方正好相反,它崇尚个人奋斗,尤其个人为自己取得成就而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自信心荣誉感,也不掩饰获得成就以后的一种狂喜,西方文化鼓励个人开拓创新。第五是行为规范。中国文化重义重情,而西方文化重利重法。自古以来中国人认为要靠道义而不是靠法律约束人们的行为,维持社会秩序,这就造成了中国人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西方由于强调以个人利益为基准,追求私利为目标,因此不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义,只有依靠法律才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这是在行为规范方面东西方有这样的一个区分。在家庭方面,中国是以家作为本,作为个人的义务。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注重个人权利和自由。中国人在家庭问题上的这样一种观念造就了中国把家庭看的比个人更加重要,特别重视家庭成员的关系,经常强调父慈子孝,夫唱妇随,强调父母对自己有抚养义务,子女对父母有奉养义务,喜欢老人帮着照看儿孙,给老人养老送终这样的伦理关系。这在一方面密切了亲情关系,但是也有不利之处,就是不利于青年独立养成。西方恰恰相反,以个人为中心,注重个人利益和自由。比如说当年里根当选总统,他的儿子却还在找工作。这按中国传统来看是难以想象的,但是按照西方的个人主义来理解是理所当然的。同时,西方人对家庭观念是比较淡薄的,子女一旦结婚就经济独立,父母不再有义务资助子女。第六是社会关系方面。中国人等级观念比较强,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男尊女卑、家长制这样一些思想,直到今天还在影响我们民主的发展。第七是民族方面。中国文化主张既维护自己民族的独立又不向外扩张,力主通过道德教化实现协和万邦,而西方文化讲究竞争、斗争,主张征服其他民族甚至统治世界。这里我举一个关于海洋文化的例子,中国的海神是妈祖,西方是波塞冬。妈祖是一个女性,她代表着和平、自由、平等、共存,波塞冬代表的是冒险、征服、霸权非常明显。大家注意,我们现在讲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泰国这些国名都是代表美好的东西。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念。

第二就是文化自觉。我们党和国家,包括我们个人都要有文化上的自觉。这个文化自觉既是一种觉醒也是一种使命。首先,我想从认识文化的地位谈起。在这里,我先讲一个小问题,先进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第一个,先进文化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个,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一个很重要的目标;第三个,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制度或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体现。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一下文化的重要性。

首先,综合国力竞争。六中全会提出中国正处在两个时期,一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另外一个就是改革开放攻坚时期,报告还同时用了“四个越来越”强调文化的地位。同时,这次全会还把文化与发展是硬道理、文化与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文化与贯彻落实发展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谈。提到了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高度,就是把文化建设的地位提升起来,成为总体战略的一部分。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以经济军事为基础的硬实力竞争空前激烈,以科技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竞争也十分激烈。我国的文化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从文化发展的方面来说,一方面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例平均是百分之五左右,美国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二十五,占据了世界文化产业市场的百分之四十三。而中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到百分之三,在世界文化产业市场的产业份额中的比例也不到百分之三,这和拥有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的地位非常的不相衬。这就使我们抵御西方文化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另一方面,从文化与经济发展质量来看,文化产业发展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占有重要地位。1929年,美国遭遇经济大萧条,但东海岸的百老汇和西海岸的好莱坞却发展迅速,创造了美国娱乐业的巨大的繁荣,也为美国走出大萧条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再来看看日本,二战以后日本创造了经济奇迹,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其环境和资源约束越来越严重。日本开始考虑新的增长方式,1995年就确立了一个文化立国的战略,通过一系列立法来推动这一战略的实施。这个战略的实施有效地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日本的动漫、游戏等许多文化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居于领先地位。目前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全球播放的电视剧有百分之六十的动漫剧来自日本。全球电子游戏类市场份额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硬件和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软件,都为日本厂商所控制。韩国1997年也遭遇了金融危机,韩国对此进行了反思,并在1998年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战略,尽全力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由此也造就了韩国的奇迹,掀起了全球性的韩流热潮。仅2004年这一年,中国有三十多家电视台播出了六十多个韩国电视剧。据韩国政策产业研究院估计,韩流对韩国经济产生的效益达到了四十五亿美元,仅在中国就产生的效益就达到三十三亿美元。刚才我讲的都是国外的。现在我们看深圳。深圳自己认为它已经成为全国文化产业的一个中心。深圳现在已经创造了文化经济和文化科技产业模式,特别是去年的文化产品出口已经占到全国的百分之二十,进口占到全国的百分之十八。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文化与经济相融合产生竞争力,造就一个国家最根本最持久最无人替代的竞争模式。第二个是文化发展产生的幸福。我们以前讲民生就是衣食住行这些方面的,现在我们讲文化民生。讲幸福指数,文化也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尺度,中国一所研究院针对中国农民工的休闲做了个调查,结论就是农民工的休闲可以用“八个零”概括。第一个零就是日常生活中的闲暇时间几乎为零;第二个是闲暇生活中的文化精神消遣几乎为零;第三个是对文化休闲概念的理解几乎为零;第四个是参加社区活动几乎为零;第五个是我们的城市文化几乎为零;第六个是休养生息的意识几乎是零;第七个是他们的闲暇时间几乎为零;第八个是他们诉求渠道几乎为零。

责任编辑:刘晓楠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